缩略图

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作者

李兴福

身份证:36060219790320321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在实践中,由于规划和设计理念不能适应城市道路发展要求,导致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提升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必须在充分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对干线公路进行合理改造。本文对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干线公路;改造;城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干线公路被改造为城市道路,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会出现“重规划、轻设计”的现象,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从而导致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优化交通组织,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作用。

一、平面线形设计

在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设计中,平面线形的设计是关键环节,也是设计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城市道路由于交通量大、车速快,受地形条件、技术标准等限制,平面线形设计必须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1)平曲线的长度不宜过大,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等情况。在保证平曲线长度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线形设计均衡、连续、缓和。对于平曲线长度较短的路段,可采用延长平曲线长度等措施来保证平曲线的连续性。(2)在满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圆曲线的半径,尤其是转弯半径。转弯半径不宜过小,以免在车辆制动时因转弯半径小而造成车辆失控。因此应根据道路等级、沿线地形条件和行车速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使平曲线的半径满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3)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缓和段时,应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要求,选择合适的缓和段长度及设计速度。对于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及设计速度,应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要求,结合道路等级、沿线地形条件、沿线交通流及行车速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当直线段长度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适当增加缓和段长度。

二、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的排水设计与一般公路有一定的区别,其排水系统比较复杂,除要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外,还要考虑到城市道路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绿化等方面的关系。道路排水设计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等综合考虑,既要满足道路排水要求,又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排水设施的布置应与沿线建筑物及其他市政设施相协调,避免形成新的积水区。(1)道路路面:在对原有干线公路路面进行改造时,要将原有路面病害进行修复、拓宽或完善。针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应采取措施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处理。由于城市道路路面的荷载比较大,一般会采用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层,对原路面进行改造时,可通过采用透水材料、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特殊材料铺装等措施增加公路路面的透水性(2)中央分隔带是城市道路较为重要的排水通道,其设置应根据路基路面的结构类型和流量大小综合考虑。对中央分隔带内有一定高度路堤和路堑时,应根据路堤和路堑高度分别设置相应的边沟;对无特殊要求的中央分隔带路段,可根据流量大小和需要设置横向排水沟或采用不透水材料作路肩和边坡防护。(3)雨污水: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时,应对沿线雨水进行收集排放,并考虑周边建筑排水等因素。

三、交通设施设计

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对原有的交通设施进行拆除、改建或新建,不能完全照搬干线公路的标准。原有交通设施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改造,做到合理布置、设置规范、安全可靠。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的标志标牌设计与干线公路有着明显的差异。城市道路标志标牌设计应满足道路通行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交通信息,能够让驾驶员在行车中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城市道路标志标牌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人性化设计。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后,原有交通设施拆除、改建或新建后,应根据设计路段的功能及车辆组成特点确定相应的交通组织方式、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设施的设置。

四、景观绿化设计

(1)绿化景观设计应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绿化设计应与建筑设计相协调,充分利用自然景观。道路两侧绿化可结合现状建筑、水系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景观设计。(2)中央分隔带绿化带应以草坪为主,乔灌木为辅,充分体现自然式的园林风格,不宜种植过多的乔木。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3m,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自然式或规则式绿化。根据道路走向、断面形式,适当配置草坪。中央分隔带绿化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做到适地适树。(3)路肩和边坡可采用生态护坡形式,增加景观效果。(4)路边绿化应以乔灌木为主,适当点缀草坪和花灌木等植物材料。(5)沿线重要节点的绿化可结合环境特点采用艺术化处理方式。通过对行道树的改造设计,增强行道树的季相变化和立体美感;通过对花灌木的配置和地形改造设计,丰富沿线绿化景观;通过对路边花池的改造设计,改善路域环境;通过对道路附属设施的改造设计,提升道路整体形象。(6)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对于一些生态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要尽可能保护和恢复原有生态环境,严禁对当地原有自然风貌造成破坏。

五、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干线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设计要点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进行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设计时,必须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充分考虑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道路与建筑及管线的协调问题。在对干线公路进行改造时,需要合理设置出入口及导向性设计、完善绿化设计以及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等。在进行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保护沿线原有建筑及地下管线等。在干线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需要全面考虑改造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达峰.关于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的要点探究[J].中华建设,2020(11):56-57.

[2]王大鹏.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及施工探究[J].现代园艺,2019(06):186-187.DOI:10.14051/j.cnki.xdyy.2019.06.120.

[3]陈岱.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导下的道路设计及施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22.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7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