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启示
李果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一、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成为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党务管理能够为国有企业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另一方面,生产经营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现象,导致党建工作难以有效服务企业发展,生产经营也缺乏政治保障与思想引领。因此,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一)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确保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加强党的领导,能够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两者的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与内部管理机制。党务管理能够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与纪律保障。同时,通过党建工作加强对企业战略规划、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国有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
(一)组织融合模式
1.完善党组织架构
国有企业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组织架构有机结合,在企业各级部门、分支机构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职责与权限,将党组织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结构之中。
2.强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与党组织领导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企业行政负责人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党组织负责人参与企业行政决策,实现党务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党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政治引领,又能使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充分体现党的意志,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二)思想融合模式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国有企业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党课、思想政治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2.培育企业文化
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将党的先进理念、价值观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打造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弘扬企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制度融合模式
1.建立健全融合制度体系
国有企业制定完善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制度体系,明确两者融合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例如,建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制度,将党建工作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等生产经营指标同等对待,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完善决策制度
完善企业决策制度,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前置程序。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人事任免等事项时,先由党组织进行研究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再提交企业决策层进行决策。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政治性,避免决策失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工作融合模式
1.开展党建项目化管理
国有企业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重点任务相结合,开展党建项目化管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设立党建项目,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通过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全体员工参与的方式,推动项目实施,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关键领域设立党建项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
2.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
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明确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的职责与任务,要求党员在安全生产、质量提升、成本控制等方面率先垂范,带动身边员工共同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创建活动,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是融合的根本前提
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把握正确方向,提供政治保障。在融合过程中,要将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企业发展符合党的要求和国家利益。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使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真正实现深度融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机制是融合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推动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关键。国有企业要不断创新融合机制,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管理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融合方式。例如,创新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提高融合的效率与效果。同时,要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融合的水平,实现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的高效协同。
五、结论
国有企业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有企业在组织融合、思想融合、制度融合、工作融合等方面实践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其经验启示的总结,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两者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未来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应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融合机制,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推动党务管理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洋。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8):189-190.
[2]王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思考[J].现代企业,2023(0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