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优化措施探究
陆永刚
上海华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310104
中图分类号:TU733
前言:施工监理在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中发挥着“把关”作用,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全过程。当前,厂房建设工程数量与日俱增,规模呈持续扩大态势,安全环保施工监理中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例如,监理的覆盖面较窄,无法涉及施工中引入的所有施工工艺和技术类型;监理手段落后,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环保隐患;施工与监理沟通不畅,信息传达不准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质量。基于此,结合厂房建设工程实际需求,细化施工监理方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项目概况
“长江大保护”战略是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角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南通地处长江沿岸,众多化工企业分布在长江周边,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对长江生态产生了一定破坏作用。某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位于该地开发区,核心是将沿长江一公里的化工企业搬迁至远离长江一公里的化工南区,并进行科学改造,解决该区域用地紧张、“化工围江”低效用地等问题,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标段:包含 2305 原料仓库建设,用于储存化工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料;8600 废水预处理装置搭建,主要对化工废水进行初步处理,降低污染浓度;对部分前期系统进行完善,稳定厂区的电力供应。
B 标段:涉及 2201 中央控制室建设、部分给排水管道的敷设以及部分消防设施的安装,旨在集中监控和管理厂区生产过程。
C 标段:侧重于一些危化品储罐的建设以及管道的安装、土建施工环节,主要目的是为厂区运行提供基础支撑。
该项目还涉及消防水管、循环水管、雨水管、雨水井、管廊、道路等部分,A、B、C 三个标段同时施工,对交叉作业工程时间安排、施工质量与作业衔接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施工监理现状
2.1 施工复杂监理难度大
当前,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涉及要点与主体呈不断增多态势,施工工艺日益复杂,给施工监理方案的有效落实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施工工艺角度来看,新技术层出不穷,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增大了监理工作难度,但从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整体推进情况来看,部分监理人员并未与时俱进,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手段,监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工程问题埋下了潜在隐患。此外,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推进对安全性、环保性要求较高,即在监理时需立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诸多规范性文件,落实具体的监理要点,然而受信息获取来源的限制性作用,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为工程埋下合法合规性风险隐患[1]。
2.2 信息化监测手段不足
一方面,传统机械式压力表、温度计等监测设备精度较低且实效性较差,难以精准监测施工过程中各项有害气体数据并自动上传到系统中,监理人员无法依据相关信息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监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理工作量。另一方面,受成本、技术门槛、思想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并未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传感器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价值搭建信息化监理平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效率不高,极大影响着监理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2.3 施工与监理沟通不畅
从施工主体角度来看,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推进过程中,涵盖了土建、钢结构、机电安装、环保工程等多个方面,需要多主体交叉协同完成施工任务,若施工部门与监理部门协调不当,极易出现作业空间冲突、施工时间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缺乏定期沟通机制也是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实施的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施工部门与监理部门没有固定的沟通时间和方式,不能第一时间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问题扩大埋下了隐患;协调会议组织形式不规范,内容缺乏明确的主题,无法集中解决关键问题,对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产生了不利影响[2]。
3 施工监理提升措施
3.1 制定针对性监理整改方案
完善监理方案是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首要环节,相关人员应从全面评估施工问题与风险、明确监理目标与组织、动态跟踪整改效果等多个方面出发。监理时,全面明确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抽样检验、见证取样、巡检、旁站等多种方式明确质量、安全、环保等各种潜在风险,具体包括“钢材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的达标率”“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的执行度”“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以此进一步明确监理重点[3]。以上述项目为例,监理团队在经过系统分析后明确了该项目的疑难点,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针对“废水池深基坑”问题,要求施工时将原本 6.5m 深度参数,平均高层降低 1m,实际开挖控制在 5.5m ,且遵循“先撑后挖”原则,将支撑间距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同时加大围护结构质量的控制和监测工作,一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此外,监理人员采用了风险矩阵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明确了风险发生的优先级和影响程度,为风险防控提供了更有力的指引,具体结果详见下表 1
表 1 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施工监理风险评估

明确监理目标与组织是确保监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相关企业应依据施工问题和风险评估结果,遵循具体性、可衡量性等原则,将具体的监理参数落实到具体的文件中,把工程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4]。例如,C30 混凝土强度值需稳定在 30MPa 及以上,保障厂房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中所用的安全帽、安全带应分别符合 GB2811-2019 标准和 GB6095-2021 标准;废水排放时,化学需氧量需不超过 50mg/L ,氨氮不超过 5mg/L ,以此提高厂房建设质量,减少安全环保问题出现的风险。此外,监理小组是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推进的重要主体,明确人员分工与职责至关重要,将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落实的步伐(见下图 1)。
图 1 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小组架构

3.2 使用信息化监测技术
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为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施工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监理人员应综合发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优势,着力搭建信息化监理平台。搭建监测设备网络是基础环节,即在厂房关键位置布设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各类设备,实时收集与分析施工数据;适时引入无人机设备全方位获取厂房整体结构、周边环境等相关数据,帮助相关人员明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隐患的排除、周边环境的改善提供有效信息[5]。
结束语
对于厂房安全环保提升工程而言,加强施工监理工作对于加快实现安全、环保、质量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监理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企业应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标准文件,着力优化监理工作,即制定针对性的监理整改方案,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监理平台,搭建多方协同管理机制,以此整体提升施工监理效率和准确度。未来,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应增强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开展监理工作的意识,以此助力施工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军.钢结构厂房工程监理现场质量通病防治[J].中国招标,2024(04):129-131.
[2]刘微,韩伟,张金中,等.基于 DEMATEL-ISM 的建设工程监理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22,43(S1):92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