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育对少儿审美能力的影响
郑络宁
平乡县第四小学 河北省邢台市 054500
前言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儿童教育不断发展,父母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舞蹈作为少儿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特有的魅力、造型、音乐节奏,尤其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开展舞蹈教育,不仅能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开发,更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接触美,增强审美能力。
一、少儿艺术教育的功能
满足孩子审美情感需求的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为孩子打开多彩世界之门:音乐激发创意、舞蹈塑造美感、表演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孩子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唱歌、舞蹈、钢琴演奏、表演等外在活动,抒发内心的情绪,感受到以艺术与人沟通、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
美育教育能培养少儿身体各部分,可以提高气质和生活品位,帮助少儿更好的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需要手、脑、眼并用,儿童需要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艺术具有调节情绪、舒缓精神的作用,有助于增强记忆力,进而提升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
培养少儿健全的人格的重要途径是艺术教育。少儿建立自信心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艺术创作,在各种艺术培训的内容中也能反映出孩子不同的性格,他们通过创作获得自由快乐的体验。艺术教育鼓励孩子创新思维和创造欲望的独特表达方式。让孩子们敢于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进行解题思路的培养。儿童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恰恰是形成儿童自觉意识和良好品德的重要个人成就感来源,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孩子能提高观察力,通过艺术教育增强自己的想像力。儿童艺术创造能有效的激发少儿的想象力,引起少儿的各种美妙的幻觉,创作活动相对自由,不受客观自然规律的限制,引导孩子关注生活细节,学会从平凡中发现有趣与美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进行写生,用日常物品创作装置艺术,增强少儿的生活感知力。
二、舞蹈教育对少儿审美的影响
(一)舞蹈教育对少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影响
1.舞蹈教育提高少儿音乐感悟能力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自然也少不了音乐与舞蹈的配合。音乐为舞蹈提供节奏的变化,使舞蹈的情感变化更加明显,对演员形象的塑造以及情绪宣泄起着重要的定位作用,能够将舞蹈的风格特点加以定位,对舞蹈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跳舞时孩子要跟着节奏踩点、配合旋律摆动肢体,这种身体记忆会让他们对音乐的节拍强弱、旋律起伏更敏感。通过研究,少儿在不经意间渐渐加强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舞蹈教育提高少儿美术感悟能力
舞姿千姿百态,每一个舞姿、动作犹如一幅幅立体画面,令观者在舞姿中捕捉动静之美。可以作为美术材料,提高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如表演者所穿服装的颜色、动作的线条、演员的表情等。
3.舞蹈教育增强少儿形体感知能力
在经过长时间舞蹈教学的影响之后,形体上的模仿动作以及艺术反应不但能改善少儿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塑造完美的身形,而且通过长期性的动作练习使少儿形成肌肉记忆,使舞蹈本身的动作、气息转化为对形体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品质的培养。
(二)舞蹈教育对少儿审美理解能力的影响
舞蹈无论是动作还是表现形式,都是经过人们长时间的研究才有的成果。少儿通过舞蹈造型和表演者的情绪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孔雀》在傣族舞中的形象,《马上舞》在蒙古族中的形象,孩子们首先在脑海中留下了认知。由此引发少儿的模仿能力,使孩子对舞蹈产生兴趣。经过自身的亲身体验,使印象更加深刻。
(三)舞蹈教育对少儿审美创造能力的影响
少儿具有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增加孩子的好奇心,使少儿对课堂感兴趣。我国舞蹈种类繁多,民族舞蹈不同,舞蹈动作也不一样。舞蹈种类的多样性,既能开阔少儿的视野,又能让少儿在审美上积累更多的阅历。用少儿的审美特点,使少儿对舞蹈的柔韧性、艺术特点的生动性有充分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少儿对美的想象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少儿舞蹈审美教育建议
(一)注重民族文化背景熏陶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为地域的限制,在文化上,在生活方式上,在风俗习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样一个特点,使得我们国家的舞蹈现在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局面。各民族舞蹈各具文化底蕴,在舞蹈创作上也各具特色。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之前可以先给少儿普及一定的知识,帮助孩子们了解所学舞蹈的创作背景和文化特征。只有理解了舞蹈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学到舞蹈的精髓。此外,在讲述舞蹈的创作背景时,教师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思路,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法进行多方位的考量,这样才能保证语言的趣味性。如:结合肢体动作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讲授舞蹈创作背景时加入舞蹈动作,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领会舞蹈的内涵。
(二)重视少儿舞蹈学习过程
少儿的审美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由于社会履历不高,少儿在认识事物时大多依靠自己的直观印象,直观印象说的就是我们的第一印象。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全,直接以抒发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想要什么就会直接说出来,不会添加任何的修饰,这种感情是最简单的。少儿是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儿是空白的,所以在这一时期对少儿进行舞蹈学习会对少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一阶段进行舞蹈教学具有优越性,可以加深少儿对舞蹈的理解,潜移默化的培养少儿的审美能力。
(三)关注少儿舞蹈创编能力
少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这种过程中少儿的好奇心很强,模仿能力很强。我们的舞蹈有多元的特点,同时又有各民族文化的风貌。所以,少儿对舞蹈的好奇心,使少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意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从而为编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针对舞蹈的风格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对少儿创编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开设课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少儿在教学中对舞蹈动作有所领悟,对舞蹈精髓有所感悟,进而提高少儿的创编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舞蹈对少儿进行舞蹈教育,既能塑造少儿健全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方位地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又能让他们发现美,在生活中感悟美。对于舞蹈学习,父母要正确引导,学会与子女交流。让舞蹈发挥到最大程度,提升少儿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黎锦静.中国舞教育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影响[J].文学教育,2018,000(003):P.152-153.
[2]赵安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才智,2019(15):171-172.
[3]于争艳.浅析舞蹈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5,No.503(24):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