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研究
林清华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
引言:伴随我国教育的改革,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培养体系得到深入推广。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不仅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策略,同时,在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下,还可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较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方法,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度,同时也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等综合素养进行评估,从而促进核心素养课堂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对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意义
(一)明确素质教育培育方向
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评价有利于明确素质教育培育方向。在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评价,需要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之后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定可行性的课堂评价方案[1]。由于该评价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评价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思考评价方案是否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相契合,通过不断思考来明确素质教育培育方向,从而针对性设计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引领下,教师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与传统以考试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不同,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下的小学课堂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通过评价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情况,从而针对性制定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建议,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课堂评价具有激励与引导作用,通过评价可发现学生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并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努力改进自身不足,促进自身发展。
(三)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可明确学生的知识掌握、课堂参与度、学习热情等情况,从而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为学生创建高效、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学生也可对教师的教学方针、教学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教师整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二、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
(一)明确课堂评价目标,凸显核心素养育人价值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时,为了有效凸显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需要以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多种因素,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目标[2]。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课程评价目标的维度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多个维度,在目标的指引下,教师针对性地设计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案,确保评价体系可真实展现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不能失信》这一课时,在开展课堂评价时,评价目标不仅包括学生对文章脉络、人物性格等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将学生是否具有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核心素养作为评价目标。通过多维度评价目标的设定,在确保学生在充分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而更好地发挥核心素养的育人作用。
(二)创新课堂评价方法,全面获得学生学习信息
以往课堂评价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效果欠佳。针对这一情况,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需要创新评价方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案,且在评价的阶段应更侧重于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课堂评价方法中,除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价之外,也可采取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模式,其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互动的过程中,可学习他人的优点,自评阶段则可反思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与进步。除此之外,在创新评价方法时,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全面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利用网络客观评价来精准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
例如,教师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这一课时,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与同桌可互相成为学习小组,互相检查古诗的背诵、理解情况,纠正发音等问题,在背诵后评价对方的表现。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在背诵古诗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古诗文的理解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提高古诗的学习效果。智能化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情况,收集学生古诗背诵的情况,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学生背诵流利度以及在背诵时的情感表达情况。
(三)整理课堂评价数据,调整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评价后,教师需要对评价数据进行整理,以便日后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在对课堂评价数据进行整理时,教师应摒弃传统以考试结果为主的单一评价数据,同时还要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等作为评价数据。综合分析课堂评价数据,明确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与不足,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3]。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们的奇妙世界》时,通过整理课堂评价数据发现,学生在仿写句子任务时,整体创新力、想象力、逻辑能力不足。针对创新力与想象力不足的情况,在日后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多设计一些探究式、开发性的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针对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情况,可多设计逻辑推理类的教学活动。
(四)善于运用积极评价,创建良好课堂评价氛围
小学生年纪较小,更愿意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积极评价方法,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正面评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评价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欣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不可给学生贴上“后进生”“差生”的标签,而是要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性开展评价指导。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仅有利于明确素质教育培育方向,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当前应采取“明确课堂评价目标,凸显核心素养育人价值”“创新课堂评价方法,全面获得学生学习信息”“整理课堂评价数据,调整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善于运用积极评价,创建良好课堂评价氛围”等策略,提高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质量,从而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的深度融合[J].华夏教 师,2025,(05):99-101.
[2]吴晓萍.建构智慧评价体系,促进高效课堂生成[N].市场信息报,2025-02-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