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析
潘顺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
引言:在新时代,小学开展教育时,除传授知识外,学生德智体美劳也要全面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五育”培养目标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有效途径。以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对知识灌输更为注重,忽视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导致难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可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五育”融合理念运用后,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出发点,小学道德与法治可基于此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
一、以德育为根本,培养良好品行
单元教学计划制定时,教师应在其中融入价值观教育,使品德教育元素显现出来。选择教学内容过程中,法律意识、正面价值观可有效传达的内容优先考虑,让道德与法治知识渗透到学习中。此外,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发挥良好的示范与带头作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单元,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将珍惜粮食、尊重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尊重父母等观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粮食的种植方法、每个行业工作的辛劳、父母的不易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意识。教学时,教师也可结合实际生活,组织相应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深入了解生活的多样性,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渐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以智育为支持,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智育为支持,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思考与学习,促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际教学时,教师应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具备挑战性的问题提出,指导学生分析、讨论以及表达,此过程中,小组合作适当运用,使学生视野和思维有效地拓宽。
例如“当冲突发生”教学,本节主要培养学生调节冲突、保护自己的能力,增强学生珍惜友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课程导入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校园里的冲突有哪些吗?这些冲突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其分享自己的见解,此过程中,学生会对校园冲突的类型、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形成认知。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做出总结,同时补充并未提及的知识点,促进学生的认知加深。随后,教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面对冲突时,你会怎么办?”此问题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且小组内派一名代表讲述本组的解决方案。通过分组讨论与展示,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升,也促进冲突解决能力的发展。
三、以体育为窗口,强化合作能力
基于体育视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以团队合作为切入点,即知识探索、学习任务解决都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团
队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合理消费”教学,本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相关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可设计“消费篮球赛”的游戏,具体如下:以5 名学生为一组,开展投篮比赛,小组成员轮流投篮,每投进一次,回答一个与“合理消费”知识内容有关的问题,回答正确记 1 分,错误扣除 1分,最终总分最高的组获胜,获胜后组员均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团队游戏进行过程中,不仅“合理消费”的相关知识能深刻掌握,同时能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合作能力。
四、以美育为辅助,发展审美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材内容中适当融入一些美育教育资源,如艺术作品、文化资源等,丰富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深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
例如“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教师可将民间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增进学生的了解,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实际教学时,东北秧歌、京韵大鼓、川剧变脸等民间艺术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认知民间艺术知识,展示过后,教师即可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感知每种民间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情感、价值观念等,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以劳育为奠基,组织实践活动
“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以劳育为奠基,通过多元化实践活动的创设,让学生了解劳动开展的意义,促进劳动观念逐步地形成,并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2]。
例如“感谢他们的劳动”教学,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者,能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展示交警指挥交通、清洁工人清扫街道、厨师做菜、售货员卖货、公交车司机开车等各行业工作者工作的图片或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可一定地了解每个行业,生出尊重之情。之后,教师组织“我是小小清洁工”、“我来当交警”等一日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每个行业的辛劳与不易,树立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观念,并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
结束语:“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以德育为根本,并在教学内容中合理地融入智育、体育、美育及劳育元素,达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与价值观念,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婷.“五育”融合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J].华夏教师, 2025,(11):30-32.
[2]林晓春.“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J].天津教 育,2025,(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