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美育教育策略探究

作者

王婧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引言:数学的美学主要包含其独特形式美,这种美主要体现在逻辑深层之中,而且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学生需要深入数学的核心进行思索。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美育能够带动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美育教学的融合,并根据学科特点做好调整,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较高的地位,数学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扩展,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变换能力。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其教学形式局限性较高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规律,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进一步做出改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对应的教学情境,以此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以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美育教育策略

(一)贴合学生实际,创设不同情境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美育教育要充分贴合学生认知发展态势与思维习惯,通过核心能力构造多维度和结构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数学感知与审美觉悟,数学美育不仅是存在解题技巧和形式逻辑的训练环节,更需通过图形的对称特质和结构的统一属性以及演绎体系的完备,引领学生感受数学潜藏的和谐之美与理性之美。在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集合论相关的基础知识,创设包含集合关联和运算准则及图示呈现的情境化题目,促成数学知识情境迁移及审美搭建。

以“子集、全集、补集”为例,可利用设定某个特定全集 U,引导学生塑造不同类型子集 A,采用对应表达包含关系及交并补运算的过程情况,强调集合运算体现出封闭性以及对称性,呈现数学结构中的规整美与形态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了解补集 A ′和全集 U 的关联,子集嵌套结构对逻辑推理链路的影响,以及像 A∪A′=U、A∩A′ =∅ 这样的集合恒等式所反映的完备性与对立统一状况,采用形式推导与图形塑造相结合,强化学生对集合结构内在逻辑的感知能力,进而建立数学美感认知体系模型,进一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与审美素养。

(二)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根据核心素养的导向要求,高中数学美育教育应重点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带动其在逻辑推理展现和抽象模型创新以及数学运算改进等维度进行思索,实现数学知识同审美认知的融汇,思维品质属于数学核心素养关键中的一项,要求学生除掌握数学概念和公式以及法则外,也能在解决问题时呈现严密的演绎推导和多视角的分析视野与灵动的数学策略搭建能力。

在推进“基本不等式”教学阶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了解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成立条件( a,b⩾0 )及其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 a=b )的基础上,探寻其在不等式恒成立验证和最值问题解析以及数学建模等范畴的多样应用。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制定引导性的题目,例如“在不等式始终成立的情形中,是否存在广义的拓展形式?”“运用变量代换、构建函数、设置辅助量等方式在求不等式极值时有怎样的不同?”“基本不等式和柯西、均值、权重不等式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通过变式训练和反例分析与反思性探讨,促使学生在代数结构样式、函数单调属性、几何意义角度开展问题分析,提升其对数学本质核心的领悟,增进其综合应用本领与数学审美素养,进而真正将“以思维促进审美教育”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

(三)借助微课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开拓

根据当前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美育教育需结合思维品质增进与数学本质审美进一步体现,微课教学通过自身信息承载量大和呈现模式灵活多样以及视觉表达集约等显著优势,为学生在关键能力的养成方面提供路径,微课通过精准切入函数概念、性能、图像及变换、解析表达等知识有利于学生增进对函数整体构造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数学对象间的内在关系,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审美认知。

以“幂函数”而言,教师能借助微课实行模块化编排,通过对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及图像特质进行拆解,以演示 y=xn 中指数 n 为正整数、负整数、分数等不同取值的情况,展现图像形态与函数性质的改变,添加上坐标变换、对称变换、函数合成与反函数构造等内容的动态演示操作,推动学生于直观观察与逻辑推导结合之际,实现函数整体认知的深化。借助微课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多项式函数、分式函数等不同函数类型作结构类比,体现数学对象间函数族结构与性质移易的数学风采,扩充其函数理念与抽象归纳能力,进一步促成数学核心素养中“本质洞察”“数学表述”“数学思索”维度的协同培养,有效实现借数学美育推动思维能力提升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导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引导。美育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的美,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核心素养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好引导工作。目前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做出改善,并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全面调整,以此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使高中数学教学开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蒋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年度综述——基于 2023 年《高中数学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分析[J].中学数学,2024,(07):10-13.

[2]孙青.基于审美教育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9):83-85.

[3]陈建权.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美育教学实践研究——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6):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