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情境驱动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陈媛媛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 225600
当前语文教育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深刻转型,大单元教学以其整体性、情境化的特质,成为落实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任务情境驱动模式通过联结真实生活与学科知识,为学生构建“做中学”的实践场域,有效激活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结构化思维重构课程内容的教学范式。其本质是提炼学科大概念或关键能力,将教材单元转化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课程单位,实现知识、技能与价值目标的系统性整合。从课程论视角看,大单元超越传统“课时主义”的碎片化编排,以主题为轴心,通过情境、任务、资源的多维统整,构建“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学习生态系统。其核心特征体现为整体性、情境性、进阶性 [1]]
二、基于任务情境驱动的大单元教学价值
任务情境驱动的大单元教学通过“真实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赋能,重构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其一,知识的结构化重组,以任务链串联学科大概念,推动零散知识向认知图式的转化,摆脱浅表化学习困境。其二,能力的迁移性生成,依托真实情境创设“认知冲突”,在问题解决中实现从“符号认知”到“意义建构”的跨越,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其三,素养的具身化培育,情境任务的具象实践,将语言运用、文化理解等素养嵌入主体行动,形成知行合一的素养发展机制。从教育生态视角看,该模式以“情境—任务—活动—评价”的系统设计,重构“学生—知识—世界”的互动关系,既契合新课标“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要求,又为学科育人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化提供方法论支撑。
三、基于任务情境驱动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1. 情境任务设计,驱动单元目标统整
针对单篇教学知识割裂问题,八年级下册游记散文单元以“地域文化探秘与传播”为统整大概念,设计“城市文化地标研学手册”创作任务。整合《大自然的语言》等文本,提炼移步换景、写景抒情及文化思考三维目标,构建结构化学习路径。教学设计分三阶推进,预学阶段建立“所至—所见—所感”文本解码模式,借助文本解析自然线索与写景方式。实践阶段组织实地考察,运用定点观察与动点描摹开展实地写生,积累多媒体素材。创作阶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指导学生创作包含解说词、游览路线和文化故事的手册,通过语言风格调适与内容详略处理实现知识迁移。任务链设计实现“阅读—实践—创作”闭环,文本解读支撑写作技法习得,实地游览深化观察思维,手册创作促进文化理解内化。教师通过搭建学习支架,推动学生从游记文体特征认知向文化传播实践转化,最终达成语言运用、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深度统整。
2. 任务活动分层,促进深度认知进阶
针对教学中知识识记与逻辑思维割裂的困境,任务分层设计以思维可视化和认知阶梯化推动深度学习 [2]。以八年级下册“演讲活动探究”为例,围绕“观点表达与公众说服”大概念,构建“校园议题辩论会”分层任务群。基础层聚焦《最后一次讲演》等经典演讲词,开展“演讲要素拆解”活动,标注语气词、修辞手法、逻辑层次,提炼演讲稿的“情感—逻辑”双线结构。进阶层依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设计“观点举证与反驳”模拟辩论,引导学生运用归因分析、数据引用等策略,在小组对抗中强化论证的严密性。创造层创设“校园热点议题发布会”,要求学生围绕“AI 对学习的利弊”等现实话题,自主撰写演讲稿并完成现场演说,同时通过听众反馈量表迭代优化表达策略。教师以“认知台阶”贯穿任务,驱动学生从文本解构走向观点创生,在“理解演讲技巧—实践说服策略—反思表达伦理”的进阶中,实现从语言模仿到批判性表达的认知跃迁。
3. 任务评价嵌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针对古诗文教学中评价滞后于学习进程、素养目标难以量化的痛点,嵌入式评价通过动态反馈与多维度量规,实现“学—评—改”的深度联动。以八年级下册“古诗中的山水情怀”单元为例,围绕“意象解码与情感共鸣”大概念,设计“山水诗境微纪录片创作”任务,将评价融入“选诗—品析—创作—展映”全链条。任务初期,学生组建小组选定《小石潭记》《核舟记》等诗文,制定《诗意解读方案》,教师通过“意象分析准确性”“情感体悟深度”量规进行过程性指导。中期创作阶段,学生结合诗文意境拍摄自然实景并配以原创解说词,采用“镜头语言与诗意契合度”“语言表达感染力”双维量表开展小组互评与教师诊断;终期展映环节,组织“诗画光影展”,邀请师生从“文化审美力”“创新表现力”等维度评分。教师整合“方案设计 + 作品质量 + 展映反馈 + 反思提升”生成个性化素养图,并依据数据调整后续教学重点,使评价成为驱动学习迭代的工具,最终实现古诗文理解从“知识记忆”到“审美创造”的素养转化。
结束语:
任务情境驱动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以整体性设计突破知识碎片化桎梏,通过情境任务锚定素养生长点,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层级转化。其以真实任务贯通目标、活动与评价,重构“学用一体”的语文实践生态,不仅回应了新课标对情境性、综合性的要求,更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何靖. 基于语文要素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学术刊 ),2025,(02):15-17.
[2] 季敏 . 巧设情境任务驱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略谈[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2024,(01):59-61.
注:本文为扬州市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探究》的研究成果,编号 yjh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