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庆云

和平县阳明镇城南学校 517200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导向。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启蒙期,其班级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传统班级管理中过度依赖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育对自主性、创新性等能力的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组织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核心素养视角,深入分析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与需求,旨在为班主任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管理策略,助力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其班级管理策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侧重于纪律约束和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价值观念、自主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班级管理需要实现从 “管理学生” 到 “发展学生” 的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

一、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学生价值观念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过渡,他们对外界的道德规范逐渐产生理解和内化的需求。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通过系统且多样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清晰的道德认知框架。通过榜样示范、情境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明辨是非,将抽象的道德原则转化为实际行动。这种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当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能为其未来的人生选择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使其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依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1]。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敏锐地察觉到班级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学生们在小组活动时经常争抢资源,课间玩耍也时有言语冲突,甚至出现故意破坏他人物品的情况。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班主任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首先,以 “友善待人,温暖班级” 为主题开展班会,在班会中,我通过播放山区孩子互助友爱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友善的力量。接着,我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因同学的友善帮助而走出困境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随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在班级中如何践行友善”,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了“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借东西要及时归还” 等具体做法。为了将友善理念长期落实,我设立了 “道德小标兵” 评选活动,每周邀请学生匿名推荐表现优秀的同学,并在班级荣誉墙上展示标兵事迹。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总爱抢他人文具的学生 A,开始主动将自己的彩笔分享给同学;经常和同学起争执的学生 B,学会了耐心倾听他人意见。班级里逐渐形成了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学生们不仅在行为上变得更加友善,更在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认同了友善的价值。

二、开展自主管理活动,提升学生自治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通过观察、模仿和自我调节进行学习,而自主管理活动正是为学生创造了实践与自我调节的平台。在班级管理中推行自主管理,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从而强化其责任感。当学生自主决策班级活动方案、管理日常事务时,决策能力也能得到锻炼[2]。

基于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我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我根据班级日常事务需求,精心设置了涵盖学习、生活、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岗位,除了 “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纪律委员”,还新增 “绿植养护员”“课间活动策划员”“班级文化宣传员” 等特色岗位。岗位设置完成后,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岗位申报大会,学生们纷纷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踊跃报名。性格沉稳、喜爱阅读的学生A 成为 “图书管理员”,他不仅将图书按类别整理得整齐有序,还设计了借阅登记小程序,方便同学们借阅;热心开朗的学生B 担任 “课间活动策划员”,每周都会提前征集同学们的意见,策划有趣的课间游戏,让原本喧闹无序的课间变得充满欢声笑语。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遇到问题时,会主动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当班级卫生总是在检查中丢分时,“卫生监督员” 们自发召开会议,重新划分卫生责任区,并制定奖惩制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班级纪律明显改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学生们在自主管理中不仅将班级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收获了成长与自信,自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不仅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为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与开展自主管理活动等策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培育学生价值观念、提升自治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管理策略。未来,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核心素养与班级管理的融合,共同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静. 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24.DOI:10.27123/d.cnki.ghlju.2024.001341.

[2] 朱光英 , 闵令军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J]. 读写算 ,2024,(0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