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多因子量化选股方案研究

作者

钱心语 王溢婷 谢欣宜 宋周睿 蒋蓉 史一然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1 前言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与有效性不断提升,传统多因子模型,如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在解释资产收益方面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具体而言,这些模型面临着因子失效的风险,即某些原本显著的因子在不同市场阶段或数据样本下可能失去其解释力。此外,传统多因子模型通常基于线性假设构建,难以捕捉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从而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在此背景下,机器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集成学习等先进算法,在处理高维、非线性、非结构化金融数据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潜力。这些技术能够自动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挖掘出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隐含信息,为金融定价和选股策略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1.2 研究意义

(1)本研究旨在探索非线性算法在金融定价模型中的应用边界。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线性多因子模型与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线性模型在解释资产收益方面的差异,揭示非线性算法在捕捉市场动态、反映投资者行为以及预测资产价格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金融定价理论,还为未来金融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本研究致力于构建适应复杂市场环境的智能选股体系。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我们可以从海量金融数据中提取出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构建出更加精准、高效的选股策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控制能力,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投资服务。

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实践价值以及方法创新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1 多因子模型框架

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六大维度的因子体系,以全面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该因子体系的具体构成如下表所示。

这六大因子类别各自涵盖了不同的投资维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多维度的股票评估体系。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子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

2.2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随机森林算法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 Bootstrap 重抽样生成多个决策树,并综合这些决策树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体原理如下。

(1)首先,从原始训练数据集中有放回地随机抽取样本,生成多个子样本集。然后,基于每个子样本集分别训练一棵决策树,形成决策树集合。

(2)在随机森林中,可以通过计算每个特征在决策树中的 Gini 不纯度下降量来评估其重要性。Gini 不纯度是衡量数据纯度的一种指标,特征在决策树中导致的 Gini 不纯度下降量越大,说明该特征对模型的贡献越大。

2.3 模型构建流程

基于上述的多因子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我们设计了以下模型构建流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异常值处理,采用 Winsorize 方法对极端值进行截断,以减少异常值对模型的影响。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各特征具有相同的量纲和分布,便于后续的特征选择和模型训练。

在预处理后的数据中,基于 MDI(Mean Decrease Impurity,平均不纯度减少量)重要性排序,筛选出对模型贡献最大的前 15 个因子作为最终的特征集。MDI 是随机森林中评估特征重要性的一种指标,通过计算每个特征在决策树中导致的 Gini 不纯度下降量的平均值来衡量其重要性。根据经验和实践,我们设定随机森林算法的 n_estimators(决策树数量)为 300,max_depth(决策树最大深度)为 8。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模型性能和计算效率的权衡,旨在获得较好的模型性能同时保持合理的计算时间。每月末,根据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结果,选择前 30% 的股票构成投资组合。这些股票是模型认为在未来一个月内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标的。

3 总结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实证分析与模型验证,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验证了非线性模型在复杂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在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传统线性模型往往难以准确捕捉市场动态。本研究通过构建并应用非线性模型,对市场数据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能够有效捕捉市场中的非线性关系和复杂模式,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预测准确性。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建模理论,也为实际投资决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2)发现质量因子与动量因子的协同效应。在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管理中,质量因子和动量因子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这两个因子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质量因子和动量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即高质量资产往往伴随着较强的动量效应。这一发现为投资者构建高效投资组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管理水平。

3.2 研究局限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1)未考虑极端市场条件的压力测试。本研究主要基于正常市场环境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未对极端市场条件(如金融危机、市场崩盘等)进行压力测试。因此,模型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表现尚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2)高频数据应用有待验证。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数据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本研究主要基于低频数据进行分析,高频数据的应用尚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索。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将高频数据纳入模型,以更精细地捕捉市场动态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孙景云,苟小乐.基于可预测信息的投资组合构建[J/OL].兰州财经大学学报,1-20[2025-03-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2.1213.F.20250228.1452.002.html.

[2]董鑫宇,陈琪,杨志宇,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随机森林优化填补算法[J].海 军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2025,46(02):253-257.DOI:10.16781/j.CN31-2187/R.20230333.

[3]吴婷.利用多因子模型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中免股份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5,(02):25-27.DOI:10.19932/j.cnki.22-1256/F.2025.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