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及其施工技术研究
刘晓霞
青岛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60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公路交通网越来越完善,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公路工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很多施工环节和部位。其中,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这些关键部位特别重要,它们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承载能力够不够、路面平不平整、结构稳不稳定以及通行安不安全。所以,现在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想办法保证每个部位都做到位,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一、公路工程中的关键部位
(一)路基
路基是公路的“根基”,要承受路面传来的车辆重量,并把这些力量传递到地下。它稳不稳定、坚不坚固,直接决定了整条公路的质量。一个好的路基,首先得有足够的“力气”,能经得起车辆一遍又一遍地碾压,不会轻易下沉、变形;还要不怕水,遇到下雨积水,不会被泡得变软、塌陷。而在山区修公路时,路基施工会遇到各种难题。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也不好。比如,有些地方需要填很高的土来修路,这样的高填方路基很容易出现沉降不均匀的问题;还有些地方要挖开山体,挖方路基可能会碰到岩石破碎、边坡不稳的情况。这些难题都对路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想办法解决,才能保证公路的基础牢固。
(二)路面
路面是公路上直接和车辆“打交道”的部分,车辆每天在上面行驶,所以它的性能特别关键。路面平不平整、防不防滑、耐不耐磨,都直接影响着开车的舒服度和安全性。现在常见的路面有沥青和水泥混凝土两种,各有各的特点。沥青路面表面很平整,开车时舒服又安静,而且施工速度快,所以高速路、城市主干道这些高等级公路常用它 [1]。水泥混凝土路面则“力气大”、耐用,养护起来也省钱,适合车流量大、经常过重型卡车的路段,比如工业园区道路、乡村主干道。路面质量好不好,不只是影响开车的体验,还关系到公路能用多久、后期养护要花多少钱。所以在修路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选对路面类型,并且严把施工质量关,让路面既好用又“长寿”。
(三)桥梁
桥梁是公路跨越江河、山谷的“空中通道”,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它主要由基础、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组成:基础就像桥梁的“脚”,负责把整个桥的重量传到地下,基础稳不稳直接关系桥梁安全;下部结构包括桥墩和桥台,相当于桥梁的“腿”,用来支撑上面的通行部分;上部结构则是车辆实际行驶的桥面,比如梁桥的主梁、拱桥的拱圈。在跨江、跨海等大型桥梁建设中,施工难度大。复杂的水流、地质情况,加上强风、地震等自然因素,都对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极高要求。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得精打细算,从基础的稳固性到上部结构的承重能力,都要确保万无一失,这样才能让桥梁经得起时间和自然的考验,保障通行安全。
(四)隧道
隧道是公路翻山越岭的“捷径”,尤其在山区修路时经常用到。但隧道施工可不简单,里面环境复杂,藏着不少危险,比如高水压可能渗水、岩爆会突然喷出岩石、还有塌方风险,稍不注意就会危及施工人员安全,也会影响未来公路通车。要保证隧道安全,支护结构很关键 [2]。刚挖开隧道时,就要做好初期支护,比如打锚杆、喷混凝土,就像给隧道“临时撑个架子”,防止围岩变形坍塌。等初期支护稳定后,再做二次衬砌,相当于给隧道“砌一层坚固的墙”,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只有设计合理、施工到位,才能把这些风险降到最低,让隧道不仅在施工时安全,更能长久稳定地供车辆通行,成为山区交通的可靠通道。
二、公路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技术
修路基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施工时,最关键的就是填好土、压密实。开工前,得先把地面的杂草、树根清理干净,如果遇到软土地基,还要用砂石替换软土,或者打排水板把水排走。填土的时候,得一层一层铺,每层不能超过 30 厘米,尽量选砂砾、碎石这些透水好的材料,省得积水泡坏路基。压实环节也很讲究,要用振动压路机、夯实机来回碾压。每压一遍都要检查,直到压实度合格才行。要是土太湿,就得先晾干,或者掺点石灰中和水分,这样压出来的路基才结实。
(二)路面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根据材料不同,技术要求也大不一样,常见的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各有一套“讲究”。铺沥青路面时,第一步就是把沥青和碎石、砂这些集料按比例配好,再放进 160% -180℃的高温设备里搅拌均匀。拌好的混合料要赶紧用篷布盖着运输,不然容易分层变散。到了摊铺环节,摊铺机要稳稳当当地往前推进,速度控制在每分钟 2-4 米,这样才能保证路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 3 毫米。最后,还要用钢轮和胶轮压路机分初压、复压、终压三次碾压,让路面密实度达到 98% 以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在振捣和养护 [3]。浇筑时要用振捣棒把混凝土里的气泡都排干净,等表面开始凝固,就得立刻盖上土工布,每天洒水养护,至少要养 7 天。这样做能防止路面开裂,保证它的强度和耐用性。
(三)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技术含量高,其中又数打桩基和架桥面最为关键。打桩时,常用的钻孔灌注桩要一步步推进:先在桩位埋好护筒,就像给桩孔定个“边界线”;接着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往下钻孔,这期间要时刻盯着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1% ,不然桩就打歪了。等孔钻好,还要把底部的沉渣清理干净,厚度得控制在5 厘米以内,最后下放钢筋笼,浇筑水下混凝土,才算把桩打好。到了架桥面,不同桥型有不同的方法。像简支梁桥,一般用架桥机把预制梁一片一片吊装到位,落梁时误差必须控制在 2 厘米内,不然桥面就接不平整。要是修拱桥,多采用搭支架现场浇筑,或者从两边往中间悬臂施工,最后通过预应力张拉技术,给桥梁“加把劲”,这样造出来的桥才能经得起车压人走。
(四)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就像在山里“穿针引线”,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安全推进。常用的台阶法施工,把隧道断面分成上下两层开挖。先挖上层,每掘进 3-5 米,就要马上用锚杆固定岩石,挂上钢筋网,再喷一层混凝土“打补丁”,给隧道撑住“骨架”。上层稳住后,才接着挖下层,每层开挖的距离不超过 1.5 米,尽量减少对周围岩石的扰动。要是碰到破碎岩层,就要先用水泥和水玻璃混合的浆液,往岩石缝隙里注浆加固,把松散的岩石粘成一块。等隧道初步成型,还要做二次衬砌,用模板台车像搭积木一样,把混凝土一圈圈浇筑上去。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 80% ,才能拆掉模板。同时,铺设排水盲管和防水板,给隧道穿上“防水层”,既保证施工时不出危险,也能让隧道用得更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这些关键部位,它们的施工技术好坏,影响着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施工时,单位得重视这些部位,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保证质量。如今科技发展快速,施工单位还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材料、设备,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公路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付媛媛 .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17):13-15.
[2] 余红亮 .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31):20-22.
[3] 徐红 , 李守明 .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1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