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农村小学低年级的跳绳教学研究

作者

金惠玲

甘肃省榆中县博雅小学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跳绳是一项技术简单但效果显著的运动形式,它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并且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大有裨益。目前农村小学低年级跳绳教学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跳绳教育功能的发挥,如何在农村小学低年级开展跳绳教学,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跳绳教学;研究

引言

我国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体育教育属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有着无法被替代的特别位置。跳绳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并且形式多样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农村小学体育课程里占据重要地位。它具有设备简单、场地需求低、健身效果佳等特点,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的身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得到全面提升。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跳绳教学仍存在不少现实困境,诸如教学模式僵化、资源调配缺乏以及教师队伍不足之类的问题,这些情况妨碍了教学质量得以改进,本次研究想要全面探究农村小学低年级跳绳教学现状,并给出对应改良措施,从而给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品质给予理论支撑与操作借鉴。

1跳绳运动的教育价值

跳绳运动是小学体育课程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诸多教育意义。在身体健康的提升上,这项运动可以明显加强心肺功能,增强下肢力量,并且全方位优化身体协调性以及核心稳定程度,它独有的节律特性有益于改进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态平衡水平,而且还能培育学生的节奏掌握意识。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跳绳运动能够塑造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内在的动力源泉,经过长久的锻炼,逐渐提升自信,超越心理障碍,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社会交往而言,跳绳游戏常常是以群体的形式展开的,这就促使参与者在彼此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互相扶持和配合的方法,从而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沟通技巧。跳绳竞技活动是提升竞争意识与规则认识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团队协作与组织管理技能的活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跳绳运动能够让学生掌握技术标准,加深动作记忆,加快反应速度,学生要仔细观摩示范动作,精准模仿,深入领会技术要领,进而提升动作学习成效,从综合素养培育角度来说,跳绳运动有益于养成自律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学到科学健身方法,慢慢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身体机能状况,教师通过跳绳教学唤起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成立德树人目的。

2农村小学跳绳教学问题探讨

模式僵化: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冲破固有限制,当下不少小学跳绳课程依旧沿用过时的教学范式,很多教师惯于采用单向灌输与机械模仿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活动,于是课堂内容就呈现出僵化、程式化的状况,缺少灵活度与革新性,这样的保守教学方式没有顾及到小学生的活泼好动以及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在反复的练习当中,学生会渐渐产生厌烦情绪,把跳绳当作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去执行,而不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去感受,如此一来,不但无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有可能削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妨碍他们树立起终生运动的意识。传统教学模式下,跳绳课程大多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培育,单人跳跃技术等,而对团队合作,创意编排这类多元活动的关注度较低,这种单向度的设计无法契合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长久以来占居主流,造成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吸收知识的境地,缺少主动探究与动手操作的契机,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着眼于跳绳次数,速率之类的量化指标,没能细致考察学生的改进进程及其投入情况,很难全方位而且公正地体现个人的学习成果。

3农村小学低年级跳绳教学策略研究

3.1优化与拓展教学资源

培养跳绳技能的关键是完善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学校要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改善跳绳器材配置,保证种类多样又符合学生需求,以适应个性化发展需要。从资源配置角度讲,应当优先保障传统跳绳的基础地位,而且还要引进智能计数跳绳做辅助工具,依靠它的实时监测功能来帮学生系统归纳训练成果,直观地体会到自己的进步状况,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可以开发特色课程提高趣味性。“彩虹跳绳”靠色彩对比吸引注意力,“软质橡胶跳绳”减轻手腕负担,“竹节跳绳”凭借特别的触觉反馈营造新奇感受。要设置专门的跳绳训练场地,以此来规范操作步骤并减小运动冲击,保证学生安全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体育教师可以制作出分解动作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有关技能,通过专业软件搜集学生的练习数据,从而给个性化教学给予支撑,而且采用打卡签到,竞赛激励之类的模块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参与热情,进而改善他们的自主训练效果。

2.2运用跳绳游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且参与度高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具备天然优势,传统跳绳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在此情形下,教师可以借助趣味化教学理念,把游戏元素融入课程设计当中,以此提升学习吸引力,助力技能掌握,游戏正式开始前,教师要对器材的安全性展开全面检查,还要向学生系统讲解规则以及其中潜藏的风险点,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持续关注学生动态,随时察觉并修正动作上的错误,这样才能保证训练质量与安全标准得到切实保障。

结语

此次研究着重在农村小学低段学童跳绳教导的实际情况上开展,探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童跳绳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与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良建议,将优良的教学资源汇总起来。采用创新课程规划的办法,加入趣味性跳绳游戏板块等等,这些改良措施有益于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成长,并且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体育场所和体育教师缺乏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思考,我们期待更多教育工作人员参与到此类研究与践行当中来,共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农村孩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莉莉,唐本良.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校本课程读城记的实施研究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68-169.

[2]刘弘.农村小学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运动,2019(3):105-106.

[3]夏敏.新疆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之我见[J].北方音乐,201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