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践行“ 教学做合一” 理念打造活力教学课堂

作者

陈素

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 321205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起源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重视实践行动来强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与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单向传授不同,“教、学、做合一”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边实践边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双向往复。这一理念不但改变了认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案。

一、“ 教学做合一” 理念的理论基础

“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最简单的说明,即“做”为核心,教学做为一体,而并非独立的三件事。建构主义看重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们借由同外界的交互和践行慢慢构筑起自己的知识系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实践主义教育思想则重视在实际操作与情境体验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两者的融合,使“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的训练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所学,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内化于心。该理念具有深刻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符合现代教育对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践行“ 教学做合一” 理念的实践路径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是将学习数学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抽象概念的深刻认识。需要教师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联系上课时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例如测量、计算、建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知识消化,把能力提升。

例如,小学数学北师大版《运算律》教学中,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时,教师可设计一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来体会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的好处。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数字卡片来验证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等,或者让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解决生活中的加法运算问题。学生不仅通过亲身体验理论知识加深理解,还能通过计算、比较和验证等实际操作,掌握如何灵活使用运算法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具体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

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理想状态的重要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任务的积极性。在情境中,学生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来解决问题,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推理及计算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重视学生在做任务过程中主动参与、深入思考、认真体会,在将数学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增强课堂互动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中,实践“教做合一”理念的路径可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可创设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像设计一个公园,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组合图形算出公园面积。这样学生们能通过一个实际的任务学会怎样把不同的简单图合在一起,并且可以解决一些用求面积方法的有关实际题目。任务驱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提升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解决方案,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究精神。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升了其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跨学科的融合与协作学习

跨学科融合与合作学习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条丰富多样的实践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任务。通过设计跨学科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小组里使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在合作的同时,还能锻炼出多方面的能力 [2]。跨学科融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也能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且能提升学生的求知兴趣和综合能力。协作学习就提倡组内讨论,合作完成,加强了数学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学中,进行跨学科融合及协作式学习可以将数学与美术这两个不同的学科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图形有更直观的理解,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几何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利用美术课上创作以三角形或者四边形为基础图案或者建筑模型来完成跨学科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用到数学知识,能正确地识别、画出三角形、四边形,用对称、比例等概念设计出美丽的图形。学生们经过团队合作来一同完成某个项目之后,他们就能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并锻炼自身在想象方面的才能,另外也能够提升动手能力。

结论:

坚持“教学做合一”,这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创设环境,借助创设情境和实施任务驱动法,实现跨学科融合并开展协作学习。这样,同学们就能在一个更积极多彩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各项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合作精神等,在这种主动加入的体验过程中,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 桑灵巧.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 打造魅力小学数学课堂[J].考试周刊 ,2016,(95):68.

[2] 杨再飞 .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活力数学课堂 [J]. 科普童话 ,2025(3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