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明确目标、共同提升

作者

胡勇

石棉县回隆镇第一小学 四川省 雅安市 625400

前言:

高效课堂的构建能让传统课堂的局限被打破,使传统课堂的弱点被强化,采用新的方法和科学技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学生变得主动、积极,逐步获取良好教学成效。首先,高效课堂并不只是高效地利用时间,主要指的是教师高效率的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而不是让教学时间更加紧凑。其次,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单纯的实现教学多元化,教师需要掌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在保持科学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升效果

兴趣是点燃智慧花火的“引线”,也是学生的动力来源,能指引学生探索更多实用的知识。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兴趣像柴垛,能点燃,能捣毁 [1]。”如果运用的方式适合学生,那么学生将会对知识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其思维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拓展,变得更加活跃,记忆力也会随之提升。相反,学习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为压力的来源,学生的精神紧绷,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因此,为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兴趣激发入手,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猫和小狗要进行赛跑,它俩分别从不同场地同时出发,最终它俩几乎同时到达终点。裁判小白兔也不知道怎样判出冠军,只好判定它俩都是第一名。但是,小猫和小狗不服气,认为自己跑得远,所以自己才是冠军。这让裁判小白兔不知道如何是好,你们能帮帮小白兔吗?这样的情境具有充足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明显提升学生兴趣。而小狗和小猫吵架的原因是学生本次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能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动手操作,提升效果

数学知识的学习除了教师讲解以外,还需要动手操作 [2]。这样能将知识记忆得更牢固,理解的更透彻。动手操作能让学生拥有深刻体验,使其体会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的,如果动作和思维之间缺少联系,那么思维无法得到发展。”由此能看出,思维和肢体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要想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给予学生思维更好的启发。

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圆锥的体积”为例,课内导学是关键的教学环节,应让学生展开实验,在动手操作、分析思考等过程中,探寻与教材具有区别的实验方法。经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在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圆锥体积转化多次实验中,学生得出结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动脑、动手,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快乐、轻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三、实践活动,提升效果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斯滕伯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引学生思维 [3]。”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出:“科学探究应避免停留在形式上,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发展。”探究性学习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环境的支撑,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手段,也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将学生的能力发展视为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挖掘学生潜能,创办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让数学学习充满探究活力,继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办趣味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以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活动环节“换钱”,为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指引学生完成人民币分类。随后,组织学生进行“换一换”、“模拟商店”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完成本次课程知识学习,使其积极性不断提升。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出问题:“怎样在生活中正确使用人民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并设计“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案。随后,在学生分享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补充、点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意识到人民币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乱花钱,并掌握关键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探讨,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分类,还能获取新的知识,并正确认识人民币,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人民币,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结论: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构建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还让学生收获颇丰,为师生共同进步、提升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双赢”,使学生真心喜欢数学课程,继而做到好学、乐学、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逐渐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新课改不断落实的今天,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反思,积累更多的经验,探索有效的方法,努力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课堂中萦绕着学生的笑声,使学生爱上数学课程,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鑫 , 曾伟梁 . 多元化导入打造高效课堂——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J]. 数据 ,2022,(09):113-115.

[2] 谭俊 , 杨光 , 李卫 , 杨兴愿 . 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车过道交互高效通行的数学模型分析 [J]. 大众标准化 ,2022,(15):154-156.

[3] 詹润润 . 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初探——以“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01):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