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生长力 :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实践路径
奚洁
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幼儿园
引言:
阅读作为幼儿学习语言和表达的主要方式,在幼小衔接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合奏的阅读材料,以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绘本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提升其认知水平,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情感与道德品质,为其未来的语言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然而,目前绘本与幼小衔接两者结合的研究并不多,如何有效利用阅读区提升幼儿学习品质,成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意义
(一)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
阅读为幼儿搭建了探索世界的桥梁,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同打开新世界的钥匙。以科普绘本《我们的身体》为例,书中用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向幼儿展示人体器官的功能与奥秘。幼儿在阅读中会好奇“心脏为什么不停跳动”“血液如何循环”,这种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主动查阅资料、观察生活,进一步探索人体科学,激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
(二)培养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阅读是锻炼幼儿思维能力的隐形课堂。以侦探故事《大侦探福尔摩斯·幼儿版》为例,书中通过案件线索的逐步揭示,引导幼儿分析人物动机、推导事件真相。幼儿在阅读中需要梳理时间线、对比证据、排除干扰项,这一过程如同搭建思维模型,逐步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为未来学习复杂问题奠定基础。
(三)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天然养分库。以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书中用重复的句式和拟人化的表达,帮助幼儿积累“像……样……”的比喻句式,并理解“爱”的抽象概念。幼儿在阅读中模仿角色对话、复述故事情节,既能加深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又能通过角色扮演、绘画创作等方式,将语言转化为自我表达的工具,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跨越。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实践策略
(一)环境创设: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
通过创设多元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某幼儿园在教室角落设置“绘本小天地”,将空间划分为“自然探索”“童话王国”“科技奇趣”等主题区,投放立体书、触摸书、有声书等不同材质的阅读材料。例如,在“自然探索”区投放《昆虫记》立体绘本,幼儿通过翻动立体页面观察蝴蝶从卵到成虫的蜕变过程,用手指触摸凹凸不平的树皮纹理,结合配套音频聆听蝉鸣、蛙叫等自然声效。教师还定期更换主题材料,如在“宇宙奥秘”区投放《我们的太空》AR 绘本,幼儿扫描页面即可观看 3D 行星模型旋转。这种多感官体验让阅读从平面走向立体,幼儿在自主探索中主动发现知识,专注力显著提升。某次观察显示,幼儿在立体绘本区的平均停留时间达 25 分钟,较传统绘本区增加 12 分钟,且能自发提出“为什么蝉会蜕皮?”等科学问题,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互动阅读:以问题链引导深度思考
通过教师提问与幼儿对话,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在阅读《大卫不可以》时,教师提出“大卫为什么总被妈妈批评?”“如果你是大卫,会怎么改正?”等问题,引导幼儿从情节中分析行为后果。某幼儿提出“大卫其实很勇敢,因为他在尝试新事物”,教师顺势追问“勇敢和调皮的区别是什么?”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哪些行为是勇敢的探索,哪些是危险的捣乱?”此类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促进其从表层理解转向深度推理。例如,在阅读《小猪佩奇:露营记》时,幼儿围绕“露营需要准备什么?”展开讨论,不仅列出食物、帐篷等物资,还提出“如何分工合作”“遇到下雨怎么办”等解决方案,展现出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任务驱动:通过项目式学习整合能力
以阅读为载体设计跨学科任务,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结合《蚂蚁和西瓜》绘本,教师发起“蚂蚁王国大发现”项目。幼儿分组完成三项任务:科学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行为,记录搬运食物路线,绘制“蚂蚁王国地图”;艺术创作:用黏土制作蚂蚁洞穴模型,设计食物存储分区,并拍摄“蚂蚁超市”微电影;社会探究:讨论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模拟蚂蚁角色分配工作,撰写《蚂蚁分工调查报告》。通过任务驱动,幼儿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例如,某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蚂蚁通过信息素传递路线,教师引导其查阅资料验证,并设计“如何用信息素原理解决迷路问题”的延伸任务。最终,幼儿在成果展示中不仅呈现了立体洞穴模型,还提出“用不同颜色标记路线”的创新方案,团队协作与责任感显著增强。
(四)家园共育:构建阅读支持网络
通过家庭阅读活动延伸教育价值,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开展“21天阅读打卡计划”,要求家长每日记录幼儿阅读表现。某家长分享案例:孩子阅读《我爸爸》后,主动为爸爸绘制“超能力勋章”,并模仿书中句式说“我爸爸像大象一样强壮”。教师据此引导家长关注幼儿“阅读输出”,建议通过角色扮演、绘画日记等形式巩固阅读成果。例如,家长与孩子共同改编《小红帽》故事,用积木搭建“外婆家”,拍摄亲子短剧并分享至班级群。教师定期组织“家庭阅读沙龙”,邀请家长分享经验,如某家长通过“睡前故事盲盒”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教师将其整理为案例集供其他家庭参考。经过一学期实践,家庭阅读氛围显著改善,家长反馈“孩子从被动听故事转变为主动讲故事”,且能将阅读内容迁移至生活情境,如用“三只小猪”的情节劝说弟弟整理玩具。
结语: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阅读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多元阅读环境的浸润、互动式对话的引导、项目式任务的驱动以及家园共育网络的构建,我们见证了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表层理解到深度思考、从单一认知到综合实践的蜕变。阅读生长力的培育,不仅为幼儿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社会情感等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更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终身学习注入了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顾小天 . 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 [J]. 大学 ,2024,(S2):124-126.
[2] 蔡小真 . 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J]. 亚太教育 ,2024,(2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