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实践探索
李思川
龙岩市铁山中学
引言
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既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在数字化环境下显露出诸多不适应性,如何在保持德育本质的前提下,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难点
1. 数字技术与德育内容融合的挑战
在传统的初中德育工作模式下,教师开展日常工作时往往是需要通过和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方可完成情感的共鸣以及感化。然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各种相对较为抽象的道德观念去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各种数字化技术自身具备的理性化的特点与德育工作所蕴含的感性化的需求之间也存在着天然的冲突。
除此以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为浅薄,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数字化的时代下学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各种内容的冲击,这些网络文化往往以娱乐化和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很难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教师还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模式的创新优化,方可满足新时代下对于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1]。
2. 数字环境下德育效果监测与评估的困难
在开展初中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育活动的质量教师往往需要对于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开展评估活动时可以通过标准化测试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评估,然而在数字化的时代下传统的评估模式很难对于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德育教育的效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这些变化也具备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字化评估工具难以准确地测量学生的具体表现,虽然在数字化的环境下,教师可以收集到学生的各种网络行为数据以及在线学习表现,但是这些内容往往也只是简单地反映了学生的外在表现和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之间还是缺乏足够的关联性,这种情况就使得教师难以将各种表面的数字化数据变成德育教育成效的评判数据。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策略
1. 创新数字化德育载体和实施路径
在数字化的时代下,为了更好的做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就应当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工具做好德育载体和实施路径的创新优化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当利用学生较为熟悉并且受到学生欢迎的数字化平台把各种德育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将德育教育内容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到各种互动 App 中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接受德育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各种较为抽象的德育教育概念进行具象化的处理,并且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为初中德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教师利用这一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在不同情况,做出道德选择后所产生的后果,这种沉浸式的体验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能够进一步的深化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内心更加的认可各种道德观念,提升教育的效果。
除此以外,在数字化的时代下的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各种德育教育素材和典型案例等以此构建起数字德育资源库,为教师后续开展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3]。教师所建立的这个资源库也应当具备动态更新和共享交流等功能,确保不同的教师在开展日常工作时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资源库中选择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牢靠的基础
2. 构建智能化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下,为了更好地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化,那么就需要构建起智能化的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学生德育成长档案,对于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全面的收集,并且通过立体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多个维度的具体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进而为教师后续开展的德育工作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 [4]。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教师还应当利用好数字化工具来开发智能化德育检测工具,通过德育检测工具,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和识别同时对学生的日常发展状况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为教师后续开展的工作提供完整的教育数据,帮助教师把握好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育建议,帮助教师能够及时的把握好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保障教育活动的质量。
结语: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初中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既要保持德育工作的本真特色,又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最佳平衡点。未来的德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构建更加开放、互动、个性化的德育生态系统,这需要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技术人员等多方协同配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工作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峰 . 初中教学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探讨 [J]. 学周刊 ,2025,(20):161-163.
[2] 段升英 , 高剑斌 .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策略探究 [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5,(10):187-189.
[3] 朱智伟 . 数字化赋能 协同育人高效课堂构建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46):10-12.
[4] 傅秀玉 .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德育教学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J].内江科技 ,2021,42(0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