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F5G 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戴立辉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抚顺 113122;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抚顺 113122;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 抚顺 113122

引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与智能化转型,陆续出台政策鼓励推动“ 5G+ 工业互联网”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在煤矿的应用。然而,在煤矿井下特殊的封闭、粉尘、高温、高湿环境下,传统的无线通信、以太网等手段常常面临信号衰减大、覆盖能力弱、运维复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智能化系统的全面部署。F5G(Fifth-GenerationFixed Network)作为基于全光网络的新一代固定网络技术,凭借其高可靠、高速率、低延迟和确定性连接等优势,正在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通信载体。F5G 不仅仅是光纤入户的延伸,更是一种基于增强型光纤网络能力,为千行百业提供全光联接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本文从F5G 技术的基本特征出发,深入探讨其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技术优势及发展前景,旨在为煤炭企业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借鉴。

1 F5G 技术助力煤矿网络基础设施升级

F5G 技术的本质是面向全业务场景的高性能全光网络,通过实现千兆入井、万兆环网和超宽接入,为煤矿构建起端到端的高速率、低延迟、零丢包的通信系统。在传统矿井通信体系中,信号大多依赖工业以太网或无线网桥等方式进行传输,不仅布设繁琐,而且抗干扰能力弱、数据可靠性差。F5G 则以光纤为传输介质,通过无源光网络(PON)与工业级光交换设备,实现井上至井下的全光覆盖。在光通信环境下,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显著提升,极大地降低了信号衰减率和传输延迟。此外,F5G 可支持大规模终端设备的接入,满足煤矿中多种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传感器等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高要求。在具体应用上,F5G 网络可以构建井下智能监控平台,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与云端处理,为调度指挥、应急响应和安全巡检提供坚实支撑。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煤矿企业可结合F5G 网络开展统一的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部署,提升矿山信息集成水平与运维管理效率。通过F5G 构建的基础通信网络,不仅加快了传统煤矿“数字底座”的更新换代,也为未来智慧矿山的深层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 F5G 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2.1 提升井下安全监测和预警能力

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传统安全监测系统由于受限于网络延迟与信号覆盖,常出现数据传输不及时、图像卡顿、系统响应慢等问题,影响了突发事件的及时发现与处理。而F5G 技术凭借其超高带宽和毫秒级低延迟的特性,使得井下高清视频监控、气体监测、人员定位等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稳定运行。此外,借助F5G 网络支持的全光环网结构,各类监测终端可实现多路径备份传输,在网络故障时自动切换路径确保数据不中断,大幅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的可靠性。结合 AI 分析,矿山还可在 F5G 网络的支撑下对监控视频进行智能识别,如人员摔倒检测、违规作业识别等,有效实现安全风险的主动发现与干预。从本质上看,F5G 网络不仅是煤矿安全数据的传输通道,更是安全监测系统高效协同运作的基础平台,助力煤矿构建多维度、多层级的智能安全防控体系。

2.2 实现井下设备远程控制与协同作业

智能化煤矿的发展离不开井下各类机电设备的自动化与远程控制,如掘进机、采煤机、输送带等系统的智能运行,均需依赖稳定可靠的通信环境。传统网络在高粉尘、高湿度、易干扰的矿井环境中难以支撑大规模设备的并行控制和信息反馈,常导致控制延迟与协作不畅。而 F5G网络为设备提供低时延、高并发的通信基础,可保障井下智能装备的实时指令传输与状态监控。以远程掘进控制系统为例,F5G 网络支持高清视频、传感数据与控制指令在 1ms 内高效传输,使地面操控人员能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远程下达操作命令,显著降低了井下人员作业风险。同时,F5G 网络通过切片技术支持多业务并发运行,各类自动化子系统可独立部署、互不干扰,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实际应用中,F5G 网络还可为机器人巡检、无人运输车、智能通风系统等提供通信支持,推动矿山设备从自动化向无人化、智能化升级转型。借助F5G 构建的高质量工业通信网络,煤矿企业可以全面实现设备的智能联控与协同作业,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

3 F5G 赋能煤矿智能运营管理的变革路径

3.1 构建统一高效的全矿数字神经系统

F5G 不仅仅是通信工具,更是一种整合多源信息、打通管理边界的数字化基础平台。在煤矿日常运营中,存在众多异构系统,如人员定位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运行系统等,数据分散、接口不统一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的提升。F5G 网络支持多业务承载能力,可通过全光网络将各系统数据统一接入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贯通井上井下、横跨各业务环节的“数字神经网络”。借助统一的数据传输通道,管理者可实时掌握矿山各类运营指标,并基于边缘计算实现就地分析和预判,进一步支持调度优化、能效管理和流程再造。通过构建F5G 支撑的“一张图”综合指挥平台,煤矿企业可实现人员调度、生产计划、安全监管等多维管理的可视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3.2 推动矿山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与智能应用

在 F5G 网络的支撑下,煤矿各类终端设备所采集的大量数据可以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汇聚至云端或边缘处理中心,为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提供坚实基础。传统煤矿数据因网络带宽受限、存储分散等原因,常处于“沉睡”状态,难以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而通过F5G 构建的统一数据通道,不仅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归集,还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协同应用,推动煤矿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运营模式转型。在调度管理方面,F5G 支持井下车辆轨迹实时上传,结合 GIS 系统可动态调整运输路线,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节能降耗方面,F5G 高精度数据传输能力可帮助构建能耗监控体系,实时分析各环节能耗水平,推动绿色生产目标的实现。

3.3 加速煤矿信息系统的智能融合与标准化建设

F5G 技术的落地不仅提升了网络传输能力,更为煤矿信息系统的智能化融合提供了条件。在传统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由于通信协议不统一、接入方式复杂等原因,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难度大,影响了信息集成与智能应用的深度。而F5G 具备高度兼容性和开放性,可支撑多种工业协议的融合接入,简化各类终端接入流程,并通过虚拟专网技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的物理隔离与逻辑集成,保障信息安全与运行稳定性。在F5G 网络环境下,煤矿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部署信息系统模块,采用边缘计算 + 云平台的混合架构,实现数据处理效率与系统响应速度的最优平衡。标准化建设方面,F5G 助力推动矿山通信接口、设备协议、数据模型等方面的统一规范,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提升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水平。

结束语

F5G 作为新一代固定通信技术,凭借其高速、稳定、智能、安全等特性,正在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从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安全生产保障与智能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F5G 在煤矿场景中的关键应用与发展潜力。未来,随着 F5G 技术的持续演进与与 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煤矿将进一步向“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煤炭企业应把握F5G 技术发展契机,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升级与智能系统集成,不断提升煤矿的本质安全水平和运营管理效能,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鸿刚 , 王喆 , 张润廷 .F5G 技术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J]. 煤化工 ,2025,53(02):95-98.

[2] 李方见 , 吉升阳 , 刘纪芳 , 等 .F5G 技术在智能化煤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煤 ,2024,33(07):82-84+92.

[3] 赵廷钊 , 原生芾 , 李朝飞 , 等 .F5G 工业光环网通信技术及其在煤矿的应用与展望 [J]. 工矿自动化 ,2023,49(04):9-14.

作者简介:戴立辉(1982-),男,高级工程师,2005 年 7 月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现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煤矿安全装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