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七年级数学阅读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作者

周鳞蔚

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重庆万州 404020

(基金项目:2024年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跨学科培养策略探究》;项目编号:YJSKY24042)

摘要: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模块. 本文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阅读材料题型的命题特点,总结解题技巧,并通过典型例题探讨其应用策略,旨在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材料题型、数学阅读、七年级数学

1 阅读材料题型的特点与难点分析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中,阅读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还能拓展其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学生能够在数学符号、公式与语言文字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从而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渐增加了阅读理解类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 然而,学生在初次接触这类问题时,往往容易出现解题失误.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传授有效的解题技巧,以达到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特点

综合性强:阅读材料题通常结合实际问题或生活场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信息量大:题目中往往包含较多的文字、图表或数据,学生需要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跨学科性:部分题目可能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理解能力.

注重应用: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计算或公式记忆.

层次分明:题目通常由易到难设置多个小问,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1.2 难点

信息提取困难:学生可能不擅长从复杂的文字或图表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导致理解偏差.

数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的转换:题目中的文字描述需要转化为数学符号或模型,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解题思路不清晰:面对综合性问题,学生可能缺乏清晰的解题思路,难以找到切入点.

时间压力:阅读材料题通常篇幅较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可能无法充分理解题意并完成解答.

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题目篇幅长或内容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解题信心和效率.

3.1 几何类阅读材料题

题目:小明和小华是两个热爱数学的朋友,他们决定在一条笔直的街道上玩一个追逐游戏. 小明站在街道的起点(把这个点看作数轴上的0点),而小华站在离起点10米远的地方(在数轴上表示为+10点,假设向右为正方向). 小明决定以每秒2米的速度向左跑(即数轴上的负方向),而小华则以每秒1米的速度向右跑(即数轴上的正方向). 他们同时出发,并且约定在相遇时停止游戏.

解析:

(1) 相遇问题:3秒后,他们在一个叫做“中点休息区”的地方相遇了,这个休息区在数轴上恰好表示为+1点. 请问,小明和小华最初分别站在数轴上的哪个位置?(即求出和的值,其中为小明最初的位置,为小华最初的位置,且已知小华最初在+10点,但需要用来表示并验证. )

(2) 距离与时间问题:假设他们相遇后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以原来的速度沿着相反的方向跑,跑了秒后:

①请问此时小明和小华分别跑到了数轴上的哪个位置?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他们的位置.

②此时,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同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解题思路:

(1) 相遇问题:

设定小明和小华最初的位置分别为和(已知=10,但需要通过计算验证).

根据他们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建立方程表示他们3秒后的位置.

由于他们在+1点相遇,解方程求出的值,并验证的值.

(2) 距离与时间问题:

根据小明和小华的速度和运动方向,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他们跑了秒后的位置.

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两点坐标之差的绝对值),求出他们跑了秒后的距离.

4 教学启示与总结

4.1 强调数学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提取数学模型.

4.2 注重分步拆解训练:通过“定义-转化-应用”三步法降低认知负荷.

4.3 联系生活情境:将阅读材料与实际问题结合,增强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阅读材料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并科学地传授解题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常见的忽视题目信息、缺乏解题信心等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通过基础练习增强他们的解题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进而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2].

参考文献:

[1]徐文艳.初中数学新定义类试题的解法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9):8-9.

[2]王吉雪.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答错误分析及学习对策研究[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4,(08):45-46.

作者信息:

周鳞蔚(2001-), 女, 汉族, 重庆涪陵人, 学生, 硕士, 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