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飞行大学生优良作风的培养策略

作者

尹冠宇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 四川 成都 611432

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飞行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飞行安全始终是民航发展的首要前提。飞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飞行员,其在学习阶段形成的作风习惯,将伴随整个职业生涯,对飞行安全产生深远影响。所谓 “飞行作风”,是指飞行人员在长期的飞行实践中形成的、符合飞行安全要求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职业态度,包括严谨细致、遵章守纪、沉着冷静、团队协作等核心要素。然而,当前部分飞行大学生在作风养成方面仍存在不足,如纪律意识薄弱、操作不够规范、应急处置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飞行大学生优良作风的培养策略,既是民航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民航事业持续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飞行大学生优良作风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飞行安全的根本前提

飞行安全是民航的 “生命线”,而作风是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据民航安全事故统计,约 80% 的飞行事故与人为因素相关,其中多数源于不良作风,如操作疏忽、违规操作、应急处置不当等。飞行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养成严谨、规范的作风,能够在未来的飞行工作中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失误。优良作风是飞行大学生未来保障飞行安全的根本前提。

(二)提升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飞行员作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飞行技术,更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优良作风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飞行大学生在培养优良作风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对职业的敬畏之心,树立 “安全第一、责任至上” 的职业理念,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素养不仅有助于其顺利完成飞行训练,更能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使其成为符合民航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推动民航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民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飞行人才队伍。飞行大学生作为未来飞行人才的储备力量,其作风水平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人才质量。优良作风能够提升飞行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行业运营成本,增强公众对民航的信任度。同时,具备优良作风的飞行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如应对新技术(如无人机融合、智能飞行系统)带来的挑战,推动民航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二、飞行大学生优良作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飞行大学生对作风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学习重点单纯放在理论知识和飞行技术上,认为 “只要技术过硬,作风好不好无所谓”。这种观念导致其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忽视作风细节,如不按时作息、训练中敷衍了事、不遵守纪律等。

(二)纪律意识缺乏

在民航系统中,飞行员队伍一向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代表,一个成熟飞行员的培养是从最基本的作风纪律上开始的。飞行学生只有树立了良好的作风纪律,才能促进学风的提升,促进飞行技术的进步,才能全面提升自我。当代飞行大学生易存在纪律意识薄弱的情况。当前许多学生个人控制能力弱、社会认知弱,且部分家长常年不在家,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够。易导致部分学生不求上进、没有追求、目标感不强,缺乏纪律意识,出现迟到、早退、晚归等违纪情况。这些情况都导致飞行员前期培养中纪律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影响该行业人才培养成效。

(三)作风培养与实际脱节

飞行作风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但在实践教学中作风培养往往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术指导,对

学生的作风表现关注不足,未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与实际飞行场景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做到沉着冷静、规范处置,作风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三、飞行大学生优良作风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思想引领,提高对作风养成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提高飞行大学生对作风养成的认识,才能使其自觉投入到作风培养中。首先,民航院校应将作风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门的 “飞行作风养成” 课程,结合飞行安全事故案例,讲解作风与飞行安全的关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其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飞行大学生树立 “为民航事业奉献” 的职业理想,将个人发展与行业安全、国家需求相结合,增强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主动养成优良作风。(二)完善制度体系,强化作风培养的约束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保障,民航院校应建立健全涵盖日常管理、训练规范、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体系。首先,细化作风培养的制度内容,制定《飞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飞行训练作风要求》等文件,明确学生在学习、训练、生活中的具体要求,其次,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通过日常巡查、训练记录检查、同学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风表现进行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再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表现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实现作风培养与实际结合

飞行作风的养成离不开实践的强化,民航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作风培养融入到飞行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强化飞行训练中的作风指导,要求教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飞行技术,还要关注学生的作风表现,对学生的操作规范、检查单执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作风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其次,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模拟复杂场景的训练科目,如复杂天气飞行、设备故障处置、空中交通冲突避让等,让学生在模拟实际飞行的场景中,锻炼作风素养,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四)营造良好环境,发挥榜样引领的示范作用

良好的环境对作风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民航院校应注重营造 “作风优良、安全第一” 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飞行安全知识、优良作风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作风文化的熏陶。其次,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和宣传优秀飞行员、优秀飞行大学生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可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养成优良作风的积极性。最后,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配合,养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四、结语

作为培养飞行员的高等民航院校,学校要根据国内民航行业界的新思想,结合国内民航业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当今飞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方案。在沿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以管促学、以学代管、家校联合的培养方式来塑造新时期飞行大学生作风纪律,从而为民航行业培育优质的飞行员打下良好基础,保证未来民航行业的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兰天,刘欣. 新时期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探析[J].科技展望,2014(08):13-14.

[2]李泳 . 刍议飞行大学生的思想作风建设[J]. 文存阅刊,2018(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