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及教学改进策略

作者

林玲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 833400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写作成为高职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然而当前部分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学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应试轻写作的现象,课堂训练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长期滞后。探索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改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运用水平,也对职业能力培养和教育质量提升具有现实价值。

一、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语法错误频繁与句式单一

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出现时态混用、主谓不一致、冠词遗漏和介词误用等语法问题,这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语法学习偏重理论缺乏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复杂句和复合句的使用率较低,即便尝试使用也往往因从句结构混乱导致表达不清晰。句式的单一不仅使文章缺乏层次感和逻辑性,还会降低语言的表达力和说服力。语法错误的积累与句式的贫乏共同影响了写作的整体质量,使文章内容显得呆板单调,缺乏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二)词汇量不足与表达方式单调

高职学生入学前英语知识普遍薄弱,之前在中学阶段学习过的很多相关词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进入大学阶段后,虽然学到的词汇与日俱增,但是真正能被他们掌握的还是很有限。在写作时,大部分学生还是采用过去中学阶段所学过的简单词汇,因此在写作时,他们经常遇到想表达却苦于无词汇可用。于是,他们只好放弃表达一些复杂但内容丰富的意思,而采用一些他们知道的简单词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写作内容的平淡无奇,文章不能够吸引人。

(三)篇章结构松散与逻辑衔接薄弱

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表现为篇章结构不合理,段落层次模糊,主题句不突出,导致文章中心思想不够鲜明。部分学生缺乏逻辑过渡词和衔接手段的灵活运用,段落之间缺少连贯性,致使文章呈现出片段化和零散化的特点。论证过程中缺乏清晰的逻辑链条,观点之间衔接不紧密,论据与论点对应不充分,造成文章缺乏说服力。结构松散还容易使文章在整体阅读上出现跳跃感和割裂感,读者难以把握其核心意图。逻辑衔接的不足不仅影响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也削弱了文章的学术性和完整性。

二、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教学改进策略

(一)引入过程写作法提升写作思维

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包括选题、构思、起草、修改和定稿等多个环节。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过程写作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不仅是产出结果,更是不断思考和修正的过程。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分阶段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写作思路,例如先进行头脑风暴收集素材,再利用提纲整理观点,继而完成初稿并开展小组互评。通过反复修改和反馈,学生能够发现语法错误、逻辑漏洞和结构问题,并在修改中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过程写作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在每个阶段提供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内在规律,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体写作水平。

(二)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写作训练模式

任务型教学以真实任务为驱动,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与交际功能。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英文简历、岗位申请信、商务邮件、产品说明书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写作训练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情境支持与资源指导,帮助其在模拟真实环境中练习书面表达。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同伴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从而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语言的迁移与应用。

(三)信息化平台支持下的互动写作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和平台。利用在线写作系统、学习管理平台和协作编辑软件,教师能够为学生构建互动性强的写作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交作业,教师则能够实时批注并给予针对性反馈,提升写作的指导效果。在线平台支持多轮修改和版本记录,学生能够清晰看到自己在语法、词汇和逻辑上的进步轨迹,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开展在线写作竞赛、合作写作和跨校写作交流,增加学生的写作机会和语言使用频率。在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错误类型和写作习惯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差异化的写作指导,推动学生在持续互动与反馈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促进写作内容多样化

跨学科融合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和表达视角,使英语写作突破语言层面的局限,走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专业课程内容引入写作训练,如物流管理、旅游服务、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完成相关主题的英语写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和应用性,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跨学科任务,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使用更为专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形成符合职业发展的语言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在写作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提出观点,从而提升文章的逻辑性和深度。

(五)多维评价体系强化写作反馈机制

单一的分数评价往往难以反映学生英语写作的真实水平,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多维评价应包括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反思三个维度,教师评价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同伴互评侧重文章的内容完整性与表达清晰度,自我反思则帮助学生总结写作经验并明确改进方向。课堂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与互评环节,增强学生对写作质量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在评价过程中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而非单纯的错误标注,使学生能够在修改中有针对性地提升。信息化平台的引入可以实现自动批改与人工反馈相结合,既提高效率,又保证反馈的个性化和有效性。多维评价体系通过持续反馈和动态跟踪,帮助学生在反复修正和实践中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并提升能力。

三、结束语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持续优化。通过分析写作中存在的语法、词汇和结构等方面问题,可以明确改进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过程写作法与任务型训练,注重写作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借助信息化手段和跨学科资源,可以拓宽学生写作的视野和内容,提高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建立科学多维的评价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其不断反思与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应服务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提升,使英语写作真正成为其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 刘晓艳 , 王敏 .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问题与教学对策研究 [J].职业技术教育 ,2021,42(18):112-116.

[2] 张莉 .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讨 [J]. 海外英语 ,2020,(22):45-46.

[3] 李娜 . 过程写作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3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