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虚拟现实驱动的沉浸式在线体育教育平台的构建与信息推广

作者

陈博琦 任凡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21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必然走向,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对未来人才培养意义深远。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与社会功能。在此背景下,虚拟现实(VR)技术凭借其沉浸式交互、场景化模拟等特性,为破解体育教育困境提供了新路径。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于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 “驱动云课” 这一虚拟现实驱动的沉浸式在线体育教育平台。旨在解决传统体育教育在线教学互动性不足、实践性欠缺的问题,期望达成建立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个性化课程、实现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等目标,进而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健身。同时,研究拟解决平台设计、应用场景及效果、资源均衡配置等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平台模块化功能体系,为后续技术实现与教学效果验证奠定基础,推动体育教育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

1. 平台设计与实现

1.1 平台功能设计

“驱动云课” 以 “沉浸式学习、个性化教学、高效互动” 为核心理念,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与智能教育需求,打造面向不同学习场景的综合教学平台。虚拟课堂模块借助 3D 虚拟场景模拟技术,涵盖多种体育项目教学,让学生仿佛置身真实运动场景。

1.2 技术实现路径

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环境传感器,实时采集学生心率、步数、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多维度运动数据。互动体验模块借助 VR 技术营造沉浸式的运动环境,为学生提供高度拟真的运动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运动现场,增强学习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2 推广与应用策略

2.1 校园试点推广

校园虚拟现实足球教育平台试点推广方案如下:

2.1.1 试点学校选择标准

优先选择具备足球运动传统的高等院校(如体育类院校、足球特色高校)以及具备智慧教室建设基础的示范性中学。这些学校需拥有标准足球训练场地、配备专职足球教练团队、具备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且校方有创新教学改革的明确意向,以确保硬件设施适配平台。

2.1.2 三阶段推广实施计划

(1)前期准备阶段(1 - 2 个月):组建由平台技术团队、足球专业教练、教育专家构成的联合工作组;定制开发校园版训练模块。

(2)试点运行阶段(3 - 6 个月):实施分层教学,专业队采用竞技提升模块(日均 90 分钟 VR 训练),普通生使用兴趣培养模块(每周 2 课时)。

(3)效果验证阶段(第 7 个月):运用多维度评估模型,包括技能提升率(量化对比测试)、参与度(系统登录频次)、教学满意度(师生双向问卷)

2.1.3 预期成效评估体系

(1)核心指标达成度:

专业组:关键动作准确率提升 ⩾35% ,战术决策效率提高 40% 普及组:运动损伤率降低 50% ,课程参与率提升至 85% 以上

(2)社会化推广与合作

积极开展商业合作,与体育机构、VR 设备厂商携手共进。与体育机构合作,借助其专业的体育资源与教学经验,进一步丰富平台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打造更具专业性与权威性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

(3)用户体验优化策略

在构建虚拟现实训练环境时,需遵循一定步骤。首先进行场景设计,根据具体体育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比赛场地、运动器材和人物模型,模拟真实比赛环境。

3 平台未来发展

在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下,“驱动云课” 平台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多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为体育教育创造更多价值。

3.1 技术创新深化:

未来,“驱动云课” 平台将持续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深耕创新。一方面,通过采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和更先进的显示技术,增强画面清晰度,使得虚拟场景中的细节更加逼真,另一方面,平台将积极拓展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技术的应用(借鉴李纯纯在《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中对新兴技术融合的思考)。

3.2 教学模式创新升级:

教学内容层面,“驱动云课” 平台将不断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参考当前体育教育领域对拓展课程多样性的研究趋势),如虚拟滑板、虚拟射箭等课程。这些新兴项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互动教学功能上,平台将进一步强化社交属性(结合当前在线教育对互动性和社交功能的重视)。支持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组队竞赛,如组织虚拟篮球 3V3 比赛、虚拟排球团队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3 社会价值拓展深化:

“驱动云课” 平台将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响应国家对全民健身的倡导)。与社区、企业合作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例如举办线上虚拟骑行比赛,参与者在家中使用 VR 设备就能开启一段穿越世界各地美景的骑行之旅,既锻炼身体,又能领略不同的风景。

4 结语

研究表明,“驱动云课” 平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改善了传统体育在线教学互动性和实践性不足的状况,其功能设计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意义重大。展望未来,该平台将通过技术升级引入智能化设备提升互动与沉浸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细化教学,加强与各方合作扩大推广范围,推进国际化发展融入多元文化内容,持续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教育现代化和全民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忠科 . 在线平台与虚拟训练的融合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J].文体用品技 , 2024, (15): 178-180

[2] 李真 . VR 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关研究 [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网络论坛——文化艺术创新分论坛论文集(一).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 2023: 4.DOI:10.26914/c.cnkihy.2023.038155.

[3] 罗雅婷 .VR 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以武术散打课程为例[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2022 教育教学与管理南宁论坛论文集(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2022:6.DOI:10.26914/c.cnkihy.2022.017610.

[4]罗婷.VR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以武术散打课程为例[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2022 教育教学与管理南宁论坛论文集(三)[C].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6

[6] 谷业凯 , 曹玲娟 . 虚拟体育,丰富健身选择 [N]. 人民日报 ,2023-11-28 (015). DOI:10.28655/n.cnki.nrmrb.2023.011529.

[7] 端正 , 宋波 , 许克云 .VR 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当代体育科技 ,2018,8(26):227-228+230.

作者简介:陈博琦,2004.1.4,男,汉,陕西宝鸡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项目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虚拟现实驱动的沉浸式在线体育教育平台的构建与信息推广》(项目编号:S2024107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