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朱彩玲
屯留区第一中学校 046100
高中英语教学承担着语言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双重任务。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型任务型活动,不仅能够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能够促进其语言产出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理解语境和发挥创造力来完成续写任务,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语言运用的整体能力和跨文化思维。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合理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共生发展,使课堂更具生成性与实践性。
一、读后续写的教学意义与理论基础
(一)促进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效衔接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面临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却难以进行书面表达的困境,这反映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脱节问题。读后续写通过要求学生在阅读原文后进行续写,使输入的内容在脑海中通过再加工的方式转化为输出。学生不仅要复现原文的语义信息,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与创造,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叙事逻辑,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的转变。这种衔接不仅体现在词汇和句法的积累上,更体现在语篇意识的增强与逻辑思维的提升上,从而使语言学习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二)培养逻辑思维与叙事能力
续写任务的最大挑战在于要求学生在保持与原文衔接的同时,又能展现逻辑合理与创造性表达的结合。学生在构思续写时必须全面理解故事的背景、人物性格和情节走向,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逻辑推演能力的锻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掌握叙事结构的构建方法,如起因、发展、高潮与结局的有机联系,使续写的部分与原文保持一致性。在叙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重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与感染力。通过不断训练,学生能够形成较为成熟的叙事思维模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英语写作水平,还对其整体思维品质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跨学科的学习与表达提供支撑。
(三)契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而读后续写任务能够较好地体现这些目标。学生在续写过程中需要调动语言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从而提升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在思维层面,他们需要对故事发展进行合理推理和逻辑安排,这有助于培养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在文化意识方面,阅读文本中常包含丰富的跨文化元素,学生通过续写任务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在学习能力方面,续写活动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品,这一过程锻炼了其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二、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
(一)精读原文把握语篇核心
教师在设计读后续写教学时,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深入解读,以确保他们在续写时能够保持逻辑一致和语篇连贯。精读原文不仅是对字面意义的理解,还包括对人物性格、叙事节奏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情境讨论和语篇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文本框架,让他们明白续写任务的基础在于对原文精神的继承。精读环节还可以结合语言训练,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积累与写作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在续写时加以灵活运用。通过精读原文,学生能够明确续写的方向与主题,使创作建立在扎实的理解之上,既保证逻辑合理性,又提升作品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二)构建情节框架引导思维延展
在续写实践中,部分学生容易出现思路混乱或情节跳跃的现象,这与缺乏系统的思维引导有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构建清晰的情节框架,将故事发展方向、人物动机和情感变化梳理清楚。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撰写情节提纲或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把握续写的逻辑走向。框架的构建不仅有助于保证续写内容的完整性,还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延展的空间,使他们在基本框架内进行自由发挥,从而体现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情节与主题的统一性,提醒学生续写的每个细节都应服务于主题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逻辑严谨的框架支持下,能够更好地展示个性化表达,避免盲目发挥导致的偏题或脱节。
(三)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与创新
语言表达是读后续写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规范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语法准确、词汇恰当和衔接自然,这需要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基础。例如,课堂中可以设置句型转换、语篇衔接和同义替换练习,让学生在续写时具备多样化的语言储备。创新性则体现在学生能够根据故事的发展需要,使用生动的描写、灵活的修辞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尊重原文基调的前提下,尝试运用多样的语言手段来丰富续写的内容。规范与创新的结合不仅保证了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还使续写作品富有创造性与感染力,从而实现语言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双重目标。
(四)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持续改进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提升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写作评价多集中于语法与词汇的正确性,忽视了逻辑合理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教师应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将语言准确度、语篇连贯性、情节合理性和创造性表达作为重要指标,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中,教师的点评可以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比较与交流中发现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改进。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能够在持续的反思与练习中提升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科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将读后续写视为自我发展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次课堂任务,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循环。
三、结束语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更是一种符合核心素养导向的有效策略。它通过衔接语言输入与输出、培养逻辑思维与叙事能力以及契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路径。教师在实践中应注重原文精读、框架构建、语言训练和评价改进等方面的系统设计,使读后续写真正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秋月 .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3,43(05):78-81.
[2] 王晓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讨[J].外语教育研究 ,2022,44(04):65-68.
[3] 李志强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读后续写实践与反思 [J]. 基础外语教育 ,2023,45(0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