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杨璇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探赜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音乐教育体系。它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单一的演奏或理论讲解模式,强调从人的本性出发,以节奏、旋律为基础元素,通过身体律动、语言韵律、打击乐器演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习者全身心投入音乐体验,培养音乐感知、创造与表现能力,使音乐回归人类本真的表达形式,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在全球音乐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一)核心理念剖析

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是 “原本性” 理念,认为音乐与生俱来,是人类本能表达方式。它与道家哲学观存在契合点,如柳宗元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的教育观,强调顺应事物本性以促其发展。奥尔夫 “原本性” 理念下的教学从简单节奏、旋律开始,让学习者自发参与、自由创造,旨在实现音乐素养提升与个性发展,回归音乐教育本真,促进学习者内在成长与外在艺术表达统一。

(二)教学原则梳理

1. 多元融合: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

奥尔夫教学过程注重综合性,将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于情境里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节奏、和声之美,深入欣赏作品结构与内涵;随后以演唱方式表达情感,通过肢体表演展现音乐形象。不同艺术形式相互补充,使学生全方位沉浸音乐世界,提升音乐理解与表现力。

2. 思维启迪:创造力的深度激发

奥尔夫教学法着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旋律、节奏进行创新编排,或即兴创作音乐片段,为作品编创独特表演形式。在创作实践中,学生突破常规思维,释放创造力,将其融入音乐表达,培养创新能力与艺术思维。

3. 主体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能动发挥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能动性备受关注。教学设计确保每位学生融入音乐实践,通过合作演奏、集体创作等活动,让不同特长学生各展其能、相互启发,主动探索音乐知识与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提升音乐素养。

4. 文化渗融:本土艺术的有机嵌入

奥尔夫教学法主张教学内容与本土优秀艺术文化结合。挖掘本土音乐、舞蹈、戏曲等元素融入教学,使学生接触本土艺术的韵律、情感与精神,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实现本土艺术传承创新,赋予音乐教育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

二、于《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学中探寻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路径

以湘艺版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第四课时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为载体开展奥尔夫教学,亮点凸显。《掀起你的盖头来》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浓郁新疆风格,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节奏模仿、律动、即兴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感受音乐魅力,培养节奏感、韵律感与创造力,使音乐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一)激发阶段

在激发阶段,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首先开展节奏模仿游戏,教师有节奏地拍手,学生仔细聆听并迅速模仿,从简单到复杂,训练学生节奏感知与反应能力,使学生快速融入音乐节奏世界。随后加入元素性动作,如在节奏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出花形手、一步一抬、捻指配合动颈、拍手上下颤膝等具有新疆风味的舞蹈动作,身体力行感受音乐韵律,加深对节奏内化理解。接着,融入音频,学生在完整音乐伴奏下进行律动,在音乐情境中综合感受旋律、节奏,强化音乐记忆。最后进行师生问答与旋律模唱,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特点,模唱训练则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音高、音准,为后续演唱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教学环节紧密相扣,层层递进,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用手打出歌曲节奏,同时演唱歌谱,将节奏与旋律紧密结合,提升多方面音乐能力,增强对歌曲音乐结构认知。然后采用分组演出形式,运用 “同头换尾” 创编手法,教师讲解其原理示范后,各小组发挥创意,在歌曲原有开头基础上创编不同结尾部分并展示,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最后加入歌词进行全曲演唱,在熟悉节奏旋律后,歌词融入水到渠成,学生完整呈现歌曲,享受音乐学习成就感,加深对歌曲整体把握。

(三)感受阶段

感受阶段在教学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引领学生身临其境般领略新疆独特魅力与生动场景。引入卡农演唱形式,师生默契合作,教师先行演唱旋律,学生延后一定节拍跟进,营造出丰富立体的音乐层次,让学生感受音乐多声部美感与趣味,提升音乐理解力与表现力。再加入手鼓伴奏,学生边唱边跳新疆舞,手鼓节奏强化音乐韵律,舞蹈动作赋予音乐鲜活生命力,多感官体验使学生深度沉浸音乐情境。最后,配合音频资料,学生沉浸在更完整音乐欣赏体验中,声像一体,进一步加深对新疆音乐风格、文化内涵感悟,使音乐学习更具深度广度。

(四)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着重引导学生借助亲身体验、合作创作方式,深入探寻新疆音乐独特魅力,大力培育学生对民族音乐欣赏热爱之情,激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与热情。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即兴创作与合作展示,可分为乐器伴奏组、舞蹈表演组、歌词创编组等,各组在原曲基础上自由发挥,展现对新疆音乐的理解想象,之后进行合作展示,相互交流学习,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安排观看新疆人文风情视频,学生直观了解新疆地理环境、民俗风情、舞蹈音乐背后故事等,从文化层面加深对新疆音乐的认知,领悟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多维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从学生维度来看,其能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通过节奏模仿、律动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感受音乐魅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节奏、旋律,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力,团队协作中增强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教学维度上,丰富了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教师可运用节奏模仿游戏、旋律模唱、即兴创作等多样形式,使教学不再单一枯燥;还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于参与中提升音乐技能与理解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教育维度而言,对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意义重大,教学融入本土音乐元素时,学生深入感受民族文化韵味,成为文化传承载体;并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学习中,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等多方面成长,为未来奠基,助力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杨璇,女,2001 年 1 月 22 日生,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