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金丹
江苏省张家港市景巷幼儿园 215600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美术创作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小衔接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包括促进认知发展、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提升审美能力以及助力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等。然而,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往往侧重于自由表达和过程体验,忽略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在“幼小衔接”视域下,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有意识地通过美术活动,融入对小学学习所需关键能力的启蒙和培养,同时保持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和幼儿的主体性。经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内容的创新、兴趣的调动、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家园合力等方面进行尝试。
(一)借用自然元素,丰富活动内容
幼小衔接阶段,美术活动的创设可以尝试融入丰富多样的自然元素,就地取材,利用自然元素,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活力幼儿美术活动。丰富多样的自然素材是天然的美术资源,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应用,挖掘自然资源,为幼儿的联想建立一定的契机,可以借助现成的美术资源,为幼儿创造具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深入自然搜集自然素材,捕捉美术活动话题,指导幼儿在观察、体验中实现高质量绘画,对于自然绘画元素而言如泥、石、草木等都是现有的材料,可以唤醒幼儿原生态的思想,融入美术创作中,这些资源有着天然丰富的形态、色泽,可以作为极好的美术活动借鉴素材。
例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进行美术活动,自然景物的素材非常多,幼儿在活动中不知所然,面对琳琅满目的自然元素,幼儿无从下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扮演指导者的橘色,他们不能代替幼儿作画,为此,教师依托现有自然元素组织幼儿从公园中的自然元素下手,将映入眼帘的美景用画笔绘画出来,在大自然中绘画所见所闻,幼儿真切的感受到了自然美,有了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启发中入手,将灵感和感悟展现于画板之中,高质量的自然画卷就生成了。
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幼儿不仅可以获得真实的绘画灵感,也可以激发幼儿绘画思维,美术活动的创造性更高,充分凸显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在自然活动中,幼儿可以随机选取自然中素材完成绘画,有效提升了美术活动的效率,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
(二)巧用绘本资源,提升艺术兴趣
绘本资源是开展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们要充分利用绘本资源,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的艺术创造兴趣。这是由于艺术课程通常都是靠着灵感的爆发来进行的 。如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老师充分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变蝴蝶过程中不同的形态、颜色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以前对动物的印象来谈论,这自然是建立在一种先验论的观念之上,不过在看绘本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会被绘本所感染,所以他们在对某种动物的认知上,可能会产生某种观念上的变化,这样,孩子们在与绘本的接触中,就能够对毛毛虫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孩子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兴趣。
(三)善用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开展家园互动美术活动,如 “亲子美术日记”,家长和幼儿一起记录每天的生活趣事,幼儿用图画和简单文字表达,家长辅助记录并给予指导。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观看幼儿的前书写活动,让家长直观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幼儿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根据家长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融合,共同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
(四)妙用科学探索,重塑艺术创作
幼儿园要重视科学探索与艺术创作资源的建设,为融合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将园内现有的场地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合理规划科学探索和美术活动区域,更新科学探索活动工具和美术创作材料;另一方面,要利用好社区资源、博物馆和科技馆等资源,整合校外资源,拓展幼儿科学探索和美术创作的空间。如与科技馆合作,开展“神奇的机械”主题活动。幼儿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了解各种机械的工作原理,激发了极大的探究兴趣。参观过后,在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利用积木、轴承等材料,重塑“神奇的机械”,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先将所见到的机械画在画纸上,在进行小组作业,将“机械”组装起来,重塑艺术创作,充分展现了科学探索与艺术创作的魅力。丰富的资源为融合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利用业余时间,提升教师素养
幼儿园教师良好的美术教育专业素养能促进幼儿的美术兴趣,收获意想不到的美术学习效果。一是增加艺术底蕴。教师通过网站 APP书籍等渠道扩充美术知识,利用空闲时间练习多种美术技法。通过拓宽教师本身的艺术创作力来激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欣赏并解读大自然、生活中的艺术作品,包括外出看美术展览等,从而提升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创设优美的活动室环境奠定基础,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二是扩大美术教育视野。幼儿园教师应熟练掌握幼儿美术教育课程,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打好基础。通过多类渠道关注并学习各种美术教育信息,积极参加美术教育培训和美术教育交流研讨,在培训活动与交流研讨中获得幼儿美术教育的最新理念与教育教学技巧。
在“幼小衔接”这一教育关键“跳板期”,对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探索宛如播下一颗希望种子,收获了成长与发展的累累硕果。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犹如一把神奇钥匙,精准契合幼儿身心发展密码,在认知拓展、创造力激发、审美提升及情感社会性滋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幼儿顺利跨越幼小衔接的“沟壑”搭建起稳固的能力阶梯。期待通过幼儿园美术创作的探索与实践,让美术活动成为一座连接幼儿园与小学的独特桥梁,在色彩与线条的跃动中,悄然滋养幼儿适应未来学习生活所需的核心素养,助力他们自信、从容地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陆静珠 .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与艺术创作的结合研究 [J]. 智力 ,2024,(28):81-84.2. 陈晓芳 , 乔成治 . 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过程要素与儿童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2):90-96.3. 邬智英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幼儿美术教育实践及方法探究[J]. 幼儿美术 ,2023(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