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徐叶青

浙江宏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3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非常关键,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是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方式,使得建筑质量得到保障。在此过程中,会涉及技术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已成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的逐渐扩大,许多主客观因素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影响,需要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人员严格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建筑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缺少全要素管理、未合理应用先进技术、质量管理意识不足等。因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1.1勘察设计阶段数据不准确

勘察设计单位之间协调不够,使勘察数据与设计要求或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技术水平不高、使用陈旧仪器设备或操作不规范,导致勘察数据的误差大、可靠性低。一些单位服务意识不足,为节省成本或赶工期,勘察深度不够,数据分析不充分,使勘察数据不完整或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勘察数据的审核、验收不严格,数据的保管与传递不规范,可能导致数据质量不可控、丢失或泄露。

1.2缺少全要素管理

除了质量,建筑工程中的要素还包括人员、材料、设备、工期、成本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要素的管理情况均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未建立全要素管理机制,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片面性。比如,管理部门未能收集完整的材料质量信息,同时未对材料的实验室检测数据以及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分析报告进行评审,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问题频发。再比如,部分建设单位不重视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导致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施工人员未能充分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最终使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1.3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且对材料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材料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采购规定,购买的材料质量不合格,且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后,施工人员也没有对材料质量与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导致建筑材料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施工标准;②部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采购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材料,从而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③施工材料储存不当,导致其性能和品质受损。总之,材料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是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建筑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不断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2.1提高勘察设计阶段数据准确率

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是工程的基础,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后续工程质量。为了提高勘察设计阶段数据准确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杜绝低价竞标、恶意竞争等不当现象。通过建立有效的资质管理机制,提高设计单位的整体水平,从而保障勘察设计数据的准确性。(2)加强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施工现场情况,灵活调整和优化勘察设计方案。(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建模、数字摄影测量等工具,提高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展示效率。通过引入这些技术手段,更全面、准确地获取勘察设计所需的数据,提升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此外,为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奖惩,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2.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和共享,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1)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首先,建设单位应完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将整个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分区,并且保证各个分区模块之间能够有效进行数据交流互动。其次,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确保系统能够适应不同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信息化管理系统要能够兼容多元化功能模块,并留有足够数量的API接口,确保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工程项目质量数据采集需求,对传感器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再次,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应具备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能够与传感器设施、监控设施进行有效关联和互动,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并掌握施工期间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包括施工进度、质量状况;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根据各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问题预警,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问题。最后,建设单位还应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移动端应用软件,如开发出能够与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兼容的移动端软件,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获取工程现场的各项数据信息,做到全时段监管和控制,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数据的收集整理,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数据库,全面收集工程相关的各类信息,并且对质量管理相关数据进行共享,确保数据能够在各部门、各环节高效流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一方面,建设单位应保证工程质量数据描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制定工程质量数据管理标准,严格规范数据格式,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价值提取和挖掘分析,提高工程质量数据的价值密度,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建设单位可以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各种图表工具、报表工具,提取各项质量数据中潜藏的质量问题。

2.3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合理选择材料供应商。为了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建筑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应做到货比三家,在符合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从众多材料供应商中选择性价比较高、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其次,按照相关质量标准采购材料。在采购材料时,建筑企业应充分考虑设计要求和相关质量标准,确保购买的材料规格与质量均符合施工要求。最后,做好材料入场检测工作。在完成材料采购后,建筑企业需将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储存,为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合格,检测人员应抽查所有批次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建筑企业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策略,增强全体员工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深入分析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涵,李延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7):41-44.

[2]黄瀚.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2023(20):121-123.

[3]闵红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筑与发展,2022,3(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