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作者

汪华茂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图书馆 贵州贵阳 550014

摘要:随着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服务模式正经历创新,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白云区城市主题书房的创建基于区域图书馆发展现状,对公共服务模式进行了合理创新,有效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城市主题书房的创建背景,并明确在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和布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全民智慧在书房建设中的聚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如何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

关键词:城市主题书房;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策略实施

白云区的城市主题书房,作为区政府与社会力量携手打造的自助式公共图书馆服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场所,也填补了夜间阅读空间的空白。在建设过程中,书房兼顾了实用性与美观性,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藏书量约为3000册,提供32个舒适的阅览座席。书房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市民推荐和提示最新入藏的文献和特色馆藏,确保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及其他特殊群体都能享受到城市书房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书房还配备了专业化和智能化的设备与系统,如智能门禁系统、监控系统、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电子书借阅机等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全自助免费使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1.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概述

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指公共图书馆以各类平台作为服务空间,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提供文献信息查询、推广、订阅等多项公共信息服务。在当前的城市书房建设过程中,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合理的发挥,加强对模式的创新。要推动服务模式向数字化方向进行转变,在资源处理方面要向多样化方向进行转型,使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空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帮助读者获取优质的借阅体验。

2.城市主题书房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社会效应

2.1构建全民阅读的和谐氛围

白云区通过以公共图书馆为核心,引领城市书房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精心打造了阅读文化圈,有效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在开放时间上的限制,极大地便利了读者的图书阅读。通过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满足了现代人的阅读需求,从而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阅读,共同营造了全民阅读的和谐氛围。

2.2促进全民共享幸福感的提升

在白云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的规划与建设之中,城市书房项目的选址位于“贵阳云峰万达广场白云区CBD中心”这一繁华商圈的核心地带。这里人口密集,环境相对宁静,且配套设施完善,紧邻地铁站,交通便捷,确保了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图书馆的基础服务。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智能系统的构建,城市书房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人性化水平。市民群众可以轻松访问图书馆资源,实现了全民共享的知识传播目标。城市书房位于大型社区和企业的中心区域,充分利用了蓝天白云美术学校的现有场地,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了一个集阅读、教育、社交、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全民的幸福指数,还为社区增添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3促进全民共建文化格局

在城市主题书房的选址、设计到志愿者服务各环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共创文化财富,明确图书馆社会化运作趋势,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服务创新。此举助力文化体制改革,使图书馆服务更趋多元创新,满足公众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及与提升。将增强图书馆社会影响力,促进文化领域创新与发展,构建开放、包容、活力的文化生态。

2.4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城市书房实行规范化管理,由白云区图书馆统一调配数字资源,安排专职业务骨干对城市书房图书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排架,开架借阅,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资源效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安、保洁人员及相关志愿者参与城市主题书房服务。委托美术学校对其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相比传统图书馆,社会化运作降低成本,提供专业高质量读者服务,满足市民阅读需求,成为白云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之所。

3.白云区城市主题书房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主要做法

3.1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建设

在白云区城市主题书房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实践中,政府发挥着核心的领导作用,确保了选址、规划和资金投入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后期设计和管理,大力鼓励志愿者加入城市书房的管理工作。通过与社区、事业单位等多方展开合作,共同塑造城市书房的新格局。这一做法不仅顺应了图书馆社会化运作的趋势,也有效地提升了城市书房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加强科学规划,开展城市书房合理布局

在城市书房的规划与布局中,科学合理地规划至关重要。选址时,不仅要确保市民能够便利地享受图书馆的基本服务,还要综合考虑中心城区与边远城区的距离,以促进公共阅读服务的均等化。在具体布局上,采用网格化嵌入方式,全面考虑不同区域人民的阅读需求、市民意见、交通和人口等因素,确保城市书房成为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此外,城市书房的外观造型与室内装修设计应遵循绿色美观的原则,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以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市民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提升城市书房的整体吸引力。在城市书房的规划过程中,还需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理念,选用绿色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确保所有市民都能方便地使用城市书房的资源和服务。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城市书房打造成为市民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全民阅读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挥积极作用。

3.3统筹各类资源, 多措并举推动全民阅读

城市主题书房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需统筹各类资源,包括图书、数字资源、文化活动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通过举办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主题阅读、阅读分享会、阅读挑战赛等,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同时,结合数字化阅读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分享电子书籍和有声书资源,提供在线阅读指导,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此外,积极与社区、企业等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进步。

主题阅读活动:结合春节、清明、世界读书日等节日,举办亲子阅读、读书讲座等活动,通过互动体验,让读者了解书房服务,增进亲子关系,享受阅读乐趣。阅读分享会:定期举办,鼓励读者分享阅读体验,相互推荐好书,营造良好阅读氛围。阅读挑战赛:激励读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目标,分享心得,提高阅读效率,增加趣味性。数字化阅读推广:利用数字资源,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电子书籍和有声书,提供在线阅读指导,满足多样化需求。阅读与艺术结合:举办手绘风筝、诗歌朗诵会、故事剧场等活动,融合阅读与艺术,吸引读者参与。社区合作:与学校、老年协会等合作,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企业合作:举办“AI主动学”讲座、烘焙坊活动,结合科学和传统文化,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城市主题书房的吸引力,还促进社会文化进步,提升公民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提供心理慰藉,传播阅读文化,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3.4数字驱动赋能,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白云区在城市书房建设过程中,重视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合理创新,加强对数字驱动作用的发挥。

一是推动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发展。公共图书馆要适应当前读者的阅读方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将各类信息资源转化为电子载体下的文献资源,这样可以更好地对群众的阅读需求进行满足。

二是打造智能智慧环境,形成数字推广的新体系。公共图书馆承担文化传播的任务,在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过程中,发挥数字驱动的作用,要搭建信息化的平台以及数字化的场景,加强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城市书房在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形成服务模式。比如,在城市书房内设置人脸识别技术,读者可以通过刷脸登录信息系统图书馆,后台获取信息后可以储存到云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读者的移动轨迹进行实时记录;在数字技术方面可以打造线上的空间,对数字馆藏资源进行推广,使读者更好地获取阅读体验。

三是顺应当前数字阅读的趋势,对城市书房数字服务空间进行不断的拓展。读者可以利用手机app阅读的终端进行服务获取,工作人员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对城市书房现代服务项目进行不断的拓展,优化数字资源的供给体系。与第三方进行合作,使读者能够获取更多的优质电子阅读资源,形成数字服务的新形态。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主题书房的建设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阅读的渴望,也契合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促进了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城市主题书房的创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推动了全民阅读的风潮,有效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成本,并开创了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全民的幸福指数。在城市书房的选址、设计和后期的志愿者参与管理过程中,我们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共同营造全民共建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参与不仅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还加强了社区的联系,促进了文化的共享与传承。通过这种模式,使城市书房成为一个文化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平台,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胡海荣.点一盏灯暖一座城——温州城市书房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探索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12):5-8.

[2]董林麟.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J].文化产业,2023(36):94-96.

[3]冉莉.数字驱动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9(04):48-50.

[作者简介] 汪华茂(1981—),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阳市白云区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