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高速铁路车站安检问题及优化对策

作者

展盈盈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站

引言:高铁车站是我国“ 八纵八横” 高铁网建设中的关键节点,车站旅客管理与安全检查必不可少,直接影响高铁列车的安全运行,且与候车环境安全密切相关。传统的高速铁路车站安检工作过度依赖人工检查,这不仅容易出现安检漏洞,还容易降低安全检查效率,无法满足高铁快速发展需求。因此,要重视高速铁路车站安检问题,以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提升服务质感,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为铁路运输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1 高速铁路车站安检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出行的数量与频率也在增加。为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国内高铁网络逐步开始扩张,这使得很多高速铁路车站的客流量快速增多,此种情况下,车站安检成为车站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内容,目的是创设安全可靠的车站及行车环境。物理防护层面主要采用X 光机和金属探测仪等仪器设备进行刀具、易燃易爆品的拦截;技术层面则以人脸识别系统为主,该系统有助于联动公安数据,以有效筛查在逃人员。当前很多高速铁路车站都采用“ 人检 +i 机检 + 智能预警” 的安检模式,有利于重构轨道交通安全体系[1]。

2 高速铁路车站安检问题

2.1 技术装备滞后

高铁车站安检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有效措施,虽然高速铁路车站安检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但技术装备滞后问题成为制约安检部门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很多高速铁路车站都采用 X 光机设备进行安检,这类设备很难准确识别新型复合材料。同时,针对液态物品检测,多数车站依然采用人工开箱查验的方式,此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很难保证安检效率,且人工查验容易出现漏检等情况,不利于安检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2.2 流程效率较低

当前很多地区的高铁安检系统面对检查流程繁琐、安检效率低的问题。首先,部分高铁车站采用统一的安检模式,而未根据不同时段的旅客流量调整安检模式,尤其在一些高速铁路车站,存在普通旅客与商务旅客混检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安检效率,且容易造成旅客资源浪费;其次,部分高铁车站采用安检、复检、人工核验的方式,以上流程存在冗余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检效率。

2.3 安检队伍建设不到位

安检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操经验直接影响安检工作质效,部分地区的高铁车站缺乏安检人才队伍建设意识,且一些岗位存在劳动强度与业务能力不匹配的情况,这容易影响安检质量。同时,一些地区的安检专业人才引进不足,且专业培训机制不完善,导致很安检人员因缺少学习机会而无法提高自身能力。此外,部分地区的铁路部门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弱化了安检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安检延误等事件频繁发生。

3 高速铁路车站安检的优化对策

3.1 加强技术与设备升级

安检技术与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安检工作质效,因此,高铁车站安检部门应该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及精密设备的使用,如引进新型毫米波人体扫描仪,依托该设备可以实现对可疑物品的精准识别。同时,部分高铁车站引进了智能安检机,该设备运用了 AI 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违禁液体检测准确率,还有利于减少安检过程中的开包数量。车站安检部门还可以引进新型腿部金属探测仪,该仪器能够与智能判图系统结合,以实现全程无感通关,进而缩短单人安检时间,帮助车站安检部门增强安检准确性与可靠性。此外,安检部门还可以引进物联网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以形成智能预检、精准分流及快速处置的安检模式,保证安检质量[2]。

3.2 安检动态流程再造

案件流程是影响安检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安检模式涉及繁琐的安检程序,这不仅影响安检工作进度,还容易降低安检工作质量。因此,高铁车站安检部门应该增强动态流程再造意识,构建“ 三级分流 + 弹性通道” 体系,首先,建立一级预检机制,通过安装智能闸机进行预检,依托身份证预审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常旅客分流;其次,设置二级安检缓冲区,通过设计移动式安检单元能够实现对旅客流量的动态调整;最后,设计三级快速通道,为重点旅客与商务座旅客提供预约制安检服务,并做好与普通旅客的分检。基于此,安检部门可建立“ 潮汐式” 人员调度机制,即采用从低流量通道向高流量区域调配的方式进行高峰时段安检员的调配,并构建人机结合的安检模式,以缩短安检时间,提高安检效率[3]。

3.3 加强安检队伍建设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很多行业都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而对于铁路部门的运营发展,由于缺少优秀的安检人才队伍,导致安检工作停滞不前。因此,高铁车站安检部门应重点引进复合型安检人才,深入分析车站客流变化规律,根据车站的常态化运营需求,从人员结构、专业培训与管理三个层面出发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安检人才队伍。首先,从人员结构方面入手,安检部门要适当引进安检新人,严格审核其专业资质与技能认证情况,确保新入职的安检人员均具备职业资格;其次,立足专业培训层面,安检部门要定期组织安检人员参加专业化培训,重点学习安检技术应用、设备操作等内容,以提高安检人员的专业技能;最后,安检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综合分析高铁列车到发时刻,并依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人力配置方案,以满足高铁车站不同时段的安检需求,进一步提升安检服务水平。

3.4 加强智慧联防应急响应

一旦高铁车站发生突发事件,不仅不利于列车的正常调度,还容易威胁候车旅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安检部门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应急响应机制,构建智慧联防系统,以形成“ 智能感知-分级预警、协同处置” 的智慧联防体系,以获得理想的安检效果。同时,安检部门可以建立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其中一级响应指依托人脸识别技术与设置人脸识别闸机进行异常行为捕捉,确保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行为;二级响应具体指通过触发智能安检设备,实现对包裹的自动锁定,确保能第一时间开启隔离通道;而三级响应为发生重大事件时,安检部门可以立即激活车站应急指挥中心,并实现与医疗系统、公安系统的联动,并开发应急管理平台,以实时上报安检进度,且该平台具有资源调配与视频调度等多元化功能,有助于提高安检质效。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安检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提高安检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以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实效。

结语:高铁车站安检依托先进的安检技术与设备仪器能够明显提高安检效率,且科学完善的安检机制有助于约束安检行为,还能保证安检工作规范、可靠。同时,科学可行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以降低安全风险。针对车站安检工作的未来落实,可聚焦于 5G 与AI 技术的融合,并搭建全国铁路安检大数据平台及完善《铁路安检管理条例》,以形成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或者智慧安检示范区建设,为全国高铁站安检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还有助于中国铁路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胜,安迪.高速铁路车站安检问题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3, 45(5):135-141.

[2]张园园,张睿.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铁路枢纽站轨道交通换乘优化问题[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8):96-99.

[3]吴君子.基于 AHP 的高铁车站安检查危工作管理提升对策研究[J].时代汽车, 2024(10):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