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人调查研究, 求真务实做好新时代军休服务管理工作
穆玉丹
天津市河东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
毛主席早就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习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他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作为新时期为军休服务工作人员,自己深感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深入调查研究非常重要,既要熟悉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也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特点和所急所盼,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既要“身入”更要“心到”。使军休干部在享受物质保障的同时得到政治上的关怀、思想上的鼓舞、心里上的安慰,争取作一名合格的贴心服务员。
为此,结合我所工作实际,我们组织开展了调研走访军休干部活动,切实落实“我为军休办实事”实际举措。
一、现状分析及走访收获
二个多月来,我们通过入户、入活动站(室)走访见面、电话联系、微信沟通等方式走访军休干部800 余人次。现将具体情况整理如下:
1、军休干部概况
截止当前,我所管理的军休干部70 岁以上占 36.3% ;年龄最大的94 岁,最小的35 岁。按居住地划分党支部。设有多处活动站(室),配有阅览室、投影仪等多种文体活动设施,基本满足军休干部日常学习、娱乐、休闲生活。
组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合唱团、医疗保健服务队等多个志愿团队,多次参加市、区大型活动,发挥军休自身所长,展现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光荣本色,多次取得骄人工作成绩。
2、现有军休干部的特点
近年来,我所管理的军休队伍总体稳定,老同志们心情愉快、精神乐观。大多数军休能积极学习和支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但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思想上出现一些波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存在心理失衡。一些老同志心理落差较大,面对生活待遇问题存在攀比心理;高龄军休随着健康状况的下降,思想负担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些军休退休后渐渐变得敏感和计较,会产生负面情绪;有些曾任领导职务,不适应“百姓”身份,产生失落感、抵触等情绪。
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一些老同志认为退休后该享清福了,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在异地居住或倾心于旅游疗养,无暇参与集体活动;有些稍年轻的军休外出应聘,发挥余热。
精神需求多元化。随着社会发展,军休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努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组建的志愿团队,吸收有特长的军休参加,为传承红色基因作出贡献,促进身心健康。
3、军休干部对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处理结果
梳理征求来的意见建议,分类归纳,按照政策规定予以解决、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疏导。例如:跨地区调动问题。走访中个别军休干部急需了解跨地区调动流程。经沟通,按照政策规定,符合调动条件的军休,可于年初提出申请,由军休所逐级上报审批。答复军休干部后知晓满意。
医保相关问题。工作人员军休干部介绍了医疗待遇政策规定,并宣传我局开展的惠及举措,军休干部知情满意。
军休“两个待遇”的具体落实措施问题
一是关于为老助餐服务覆盖面不足问题。部分军休干部提出,能否在居住地附近开设老年食堂。经与当地街道办事处多次沟通协调,目前已开设一处为老助餐项目,解决了部分军休就餐问题。近期将结合居住社区情况,取得相关单位支持,再开设一处老年食堂,答复军休干部后表示理解。
二是部分军休反映旧楼加装电梯问题。部分军休干部居住在六层到顶的砖混楼房,无电梯,随着年龄增长,上下楼十分困难,提出希望能加装外挂电梯。我们已与所属相关街道咨询,街道答复该小区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正在稳步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工作人员答复军休干部后表示理解。
三是部分军休干部反映公交站远,能否在小区门口增加站点问题。工作人员到实地查看,向公交集团、交管局监管秩序处咨询。公交部门实地勘察后,答复:公交站点距离小区422 米,且小区门口正处在十字路口要道位置,不具备设站条件。工作人员答复军休干部后表示理解。
调研走访收集到的问题均及时与相关部门咨询,属于军休所解决范围的问题“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不属于军休所解决的问题已上报或已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等待对方办理结果。同时将问询结果及时反馈给提问人,得到军休干部的理解与好评。
二、目前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调研走访发现,工作落实中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1.缺乏心理指导。一是军休多为高龄人群,尤为注重健康防护。此次调研走访活动的开展,部分军休对入户进门的方式比较抵触,不愿见面交流,害怕对自身健康带来伤害;二是对于刚退休或刚移交的军休,亟需心理指导,而当前这方面工作恰恰做的不够。
2.老有所为的平台搭建不足。老干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但一是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无法参加志愿团队;二是对新接收的军休了解不足,现有志愿团队纳新力度不强,老有所为平台搭建仍有空间。
三、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对今后做好新时代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如下: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军休干部的特征决定了服务管理的特征,要把为军休干部服务工作做到深入、细致、主动、热情、周到、及时,有所创新。
1、全体工作人员要在本职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
首先,我们全心全意为离退休军休干部服务,是平凡的、具体的、琐碎的,但是意义重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政权稳固、厚植强军兴军根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对于维护全社会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全心全意为离退休干部服务也是落实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实际行动,是光荣岗位,是骄傲职业。
最后全心全意为离退休干部服务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美德的发扬和体现,平凡中蕴含着伟大,是落实核心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
2、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不断夯实热爱本职工作自觉性,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石。
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作风培养,使履好职、尽好责成为良好风尚。
一是进行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原则性、准确性和主动性。要依法、依规,一丝不苟履好职、尽好责。
二是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履职程序和协调能力,坚持常态化走访制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军休服务的主动性、科学性、全面性。
三是在实践中,工作人员在顾全大局、协调各方的同时,特别注重解决军休干部个性服务方面的问题,例如军休干部病逝的处理问题,时间紧迫,需要主动上门服务,依法依规帮助遗属解决追悼会、火化、经济补助等一系列问题。
3、加强宣传报道的时效性,针对性,切实让典型事例深入人心。
一是定期召开会议,报告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传达宣传贯彻为老服务举措、安排和打
二是加强“军休月报”宣传报道。认真宣传贯彻优抚、优待政策和身边典型事迹,提高出版质量和宣传深度,将各大媒体平台信息推介到军休干部微信群转发宣传。
三是针对新要求,做好军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搭建更多平台,鼓励他们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勇于奉献的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继续为实现二十大报告中所提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