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细细观舞,细细反思

作者

孙学芹

福山区崇文中学 山东省烟台市 265500

舞台艺术的美妙,往往是可观而不可言。印度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可谓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彩的服饰,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传达出神奇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人以审美愉悦。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观舞记》。今天,我们将在冰心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这来自异域的飞动的神韵,共鸣于那生命与心灵的跃动和狂欢。

教字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优美,用词丰富、比喻迭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给人以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享受。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冰心以她高超的语言技巧,把卡拉玛姐妹优美酌舞蹈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为深入理解、把握文意,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人体悟形体语言的内涵。

上完《观舞记》,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欣慰:

一、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合作意识还是训练有素的:

平时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积累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从文章中找答案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等;还有讨论交流时声音洪亮、先汇报页数再说出答案的习惯,流畅的表达,这些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训练的比较多,学生在课堂上做得比较好。小组合作,讨论时每个成员都能就该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为这些方面的习惯还是训练有素的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认同。

二、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巧妙地整合手段与内容:

现在上课都提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很多专家又在大声呼吁:“语文是语言的艺术,不可轻易用图解读文字,那样会抹杀学生的想象力,退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么办呢?无疑,就《观舞记》这篇文章来说,运用多媒体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而冰心老人的语言也是极美极富表现力的。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看舞与读书结合了起来。

先在不读书的情况下展示舞蹈的实况录相,学生眼睛一亮,情绪被调动起来,很快进入了舞蹈的世界。再从语言的角度布置了活动任务:将自己的观后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接着再读文章,与作者的感受与描绘进行比较,此时再顺势引入语言的学习就水到渠成;然后要学生将舞蹈《雀之灵》用自己的语言把观看的感受描摹出来,学生对于舞蹈的喜爱之情在观看时表现的淋漓尽致。媒体与文字、形式与内容的合理整合,使手段的运用与目标的完成和谐统一。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感觉有些值得肯定的同时,也有不少遗憾: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后,到了上课时,却发现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设计和理想相距甚远,今天这节课的遗憾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入的研究学情,对学生的学情预计过高。

一、课堂节奏“一路匆匆”,缺少细品:

课堂的时间就是固定的45分钟,似乎想要完成的内容太多,贪多务得,于是,按教学设计,一步完了,紧跟着另一步,教学环节虽然环环相扣,但显得头轻脚重,虽然积累了美的语言,但对这些语言缺少深层的品味,更不用说学习这种优美的语言风格了。而且重要的赏析环节却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安排在下一节课上。对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样处理,无疑有些肤浅,散文的教学重点应是语言的赏析,优美语言的积累,我对这个方面的处理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没有把它深入进去。

二、课堂重点没有突出,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导学案的设计取舍与重点有些出入。开始时设计一节课的重点我放在观赏与描写舞蹈的感受方面。结果导学案上的设计有一个归纳大意的环节,我预期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一笔带过,可是学生却在这个环节上花费了十几分钟之久,可见学生还是没有研究透彻文本,结果导致一节课的时间预算几分钟的内容占了大头戏,重点内容赏析与描写没有时间完成,这是我所犯的一个重大失误,也就是没有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导致重点不突出,这节课上没有亮点。下一次上课一定要针对学情,选择重点,精雕细刻,不是重点的内容忽略过去,否则就会主次不分。

三、语文课堂上缺少了朗朗的读书声: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应该“读”是课堂的主旋律。可是我只选择了用多媒体来吸引眼球,为课堂增色,却忽略了学生的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观看了视频之后,对卡拉玛姐妹表演的舞蹈更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样再读文章,品读优美的句子,更能与作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后,我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放声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对于优美的语段熟读成诵。

四、学生缺少审美的情趣:

初中生没有社会阅历,眼界不开阔,对艺术缺少了解,对“美”缺少感受,缺少积累,审美品位不太高,这与平时没有强化这方面的熏陶感染有关,所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审美观也很重要。正好这个单元写的都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如:《安塞腰鼓》、《看戏》《口技》,这几篇文章都要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由此得出结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品位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个慢慢培养的过程,要积小流才能成江海,积跬步才能至千里,我们当教师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素质教育的当下,语文教师当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始终以文本为根本,尽管辅助教学材料有很多,网络资源也丰富多彩,但是语文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要独具慧眼,要具备自己理解文本的能力,要学会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文本进行解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