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考核机制需重塑激励逻辑
陈璐
安吉县融媒体中心 313300
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行业正经历变革,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考核机制是媒体管理的手段,考核机制的激励逻辑需要进行重塑,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考核机制需重塑激励逻辑具有现实意义。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指标单一
媒体考核时以传统的发稿量、稿件字数等指标为主,新媒体传播效果指标不重视。单一的考核指标不能反映员工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工作价值和贡献,导致员工更关注传统业务,忽视新媒体业务的发展,不利于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
(二)忽视融合成果
媒体融合强调的是多种媒体形式的协同合作,产生 1+1>2 的效果[1]。现有的考核机制不能考核跨部门、跨媒体形式的融合成果。不同部门因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成果很难量化、比较,导致考核中不能体现融合工作的价值,抑制员工参与融合项目的积极性。
(三)缺乏长期激励
媒体的考核机制注重短期业绩,对员工的长期发展和贡献缺乏关注。员工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媒体的长远发展。以融媒体中心为例,编委条线每年绩效考核以当年的节目收视率、内外宣奖项获得情况、广告宣传收入为依据,员工为获得更好的考核成绩,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如承接一些低端甚至虚假的广告,在奖项评选时投机取巧等,为了最求结果,而损害媒体形象。
二、重塑激励逻辑的重要性
(一)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带来传播渠道、内容形式、用户需求等变化[2]。重塑考核机制的激励逻辑,能够引导员工适应变化,学习新媒体技术、业务知识,提升自身的全媒体素养,更好地满足媒体融合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激励逻辑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创造力,鼓励员工创新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经营模式。媒体融合环境下,创新是媒体发展的关键。考核机制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能够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媒体创新发展。
(三)提升媒体竞争力
重塑考核机制的激励逻辑,能够优化媒体内部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质量,还能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媒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促进媒体可持续发展
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重视员工的长期发展、媒体的长远利益,能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给媒体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考核机制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来留住优秀人才,培养员工对媒体的忠诚度,促进媒体的发展。
三、重塑激励逻辑的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考核指标要包括传统业务、新媒体业务,如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用户互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3]。如全媒体记者的考核要考察其稿件的撰写质量、发稿数量,还要考核记者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是否有创新的报道形式、与用户的互动情况等。
(二)融合导向原则
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突出融合成果的考核,鼓励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协作与融合,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考核机制可以设立融合项目专项奖励,将视频传播、展演承办、广告宣传等各类条线内容进行组合,鼓励资源集成,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融合工作。
(三)公平公正原则
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建立考核标准、流程,来保证考核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主观性,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贡献。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制定人员还可以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考核标准的合理性、可接受性,还可以建立考核申诉机制,员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能够有渠道进行申诉。
(四)长期激励原则
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贡献,考核机制设置激励措施,如薪酬奖励、晋升机会、培训深造等,来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设立团队、个人、帮带类等年终绩效奖金,让员工有动力真正参与融合的工作。
四、重塑激励逻辑的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
1、传播效果指标
传播效果指标要包括点击率、阅读量、播放量、转发量、评论数、点赞数等,来衡量内容的传播广度、影响力。传播效果指标能够反映用户对内容的关注程度、喜爱程度,引导员工重视内容的传播效果,制作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4]。
2、创新能力指标
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考核员工在内容形式、传播方式、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如是否提出新的报道形式、是否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是否开发新的媒体产品等。媒体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有创新成果的员工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如提出并成功实施新的短视频报道的员工,媒体给予创新奖励。
3、内容质量指标
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考核传统的文字质量、新闻价值等,还应考虑内容的深度、广度、专业性、时效性等。考核机制激励逻辑制定可以借助专家评审、用户评价等方式,来评估内容质量。如媒体邀请行业专家评审重大报道,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综合两者的评价结果考核内容质量。
(二)强化融合成果考核
1、设立融合项目考核指标
跨部门、跨媒体形式的融合项目,媒体制定专门的考核指标,如项目完成进度、项目质量、项目影响力等。考核机制激励逻辑明确项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根据员工的贡献进行考核和奖励。
2、建立团队考核机制
媒体强调团队合作在媒体融合中的重要性,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团队考核结果和团队成员的个人考核结果挂钩,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沟通。如全媒体报道团队,考核机制激励逻辑要根据整个团队的报道成果进行考核,来激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三)建立长期激励机制
1、股权奖励
媒体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媒体给予一定比例的股权,使员工成为媒体的股东,共享媒体发展的成果。股权奖励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忠诚度,激发员工为媒体的长期发展努力工作。
2、职业发展规划
媒体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员工晋升机会、培训深造的机会[5]。媒体还要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与媒体的共同成长。如媒体根据员工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从记者到资深记者、主编、部门主任等不同层级的职业发展路径,给员工提供培训课程、实践机会。
(四)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考核科学性
1、大数据分析
媒体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员工的工作数据,如发稿量、传播效果数据、用户互动数据等,给考核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媒体分析大数据可以发现员工的工作优势、不足,给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建议。
2、人工智能辅助考核
媒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评估内容质量,提高考核效率、准确性。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模型,给员工推荐适合的工作任务、发展方向。
五、结论
媒体融合下,重塑考核机制的激励逻辑能够实现媒体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重塑激励逻辑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融合成果考核、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考核科学性等策略,推动媒体改革考核机制的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影响力。媒体融合的不断进步,考核机制还需要优化、完善,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谢传信. 媒体融合下传统纸媒绩效考核管理探析[J]. 中国传媒科技,2020,(09):48-50.
[2]赖丽琼.媒体融合时代编辑人才的培养与考核机制创新探讨[J].科技传播,2019,11(02):182-183.
[3]章劲松.媒体融合下的考核机制探析[J].中国报业,2017,(15):38-40.
[4]澎潮.媒体融合内容创新时不我待——《湖北日报》考核阅评新机制初析 [J].新闻前哨,2014,(10):20-21.
[5] 吕莉. 媒体融合时代, 编辑人才的培养与考核机制创新[J]. 出版广角,2013,(0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