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杨娟

平邑赛博中学 山东临沂 2733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情境的重要价值,倡导语文教学要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模块之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和精神美,助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挖掘古诗词的特征,在不同的古诗词阅读环节贯穿多样化的情境,增加古诗词教学的真实性、实践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体会其中的哲思情感,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1]。

一、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面对枯燥乏味的知识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古诗词的语言精练且含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感到无趣,从而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情景教学法可以把古诗词里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鲜活的场景、画面,让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比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与中秋月圆景象有关的视频,同时搭配上轻柔舒缓的古典乐曲。在这样的情景烘托下,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探寻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这种趣味十足的教学方式,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自觉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改变以往被动接纳知识的状况。

(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古诗词里常常会运用众多意象和典故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这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存在较高的难度。情景教学法能够创设和诗词内容紧密相连的情景,帮助学生打破时空的束缚,更深入地领悟诗词背后的深意与情感。以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可展示一组秋天黄昏时段的图片,画面里有枯萎的藤蔓紧紧缠绕着老树,乌鸦静栖于枝头,小桥下溪水悠悠流淌,溪边坐落着几户人家,一条古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的马驮着疲惫不堪的旅人缓缓踱步。学生通过仔细观赏这些图片,再结合文字的描述,便能直观地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深秋傍晚景色的凄凉与冷落,进而深切体会到作者漂泊在外、无家可归的孤独哀愁之情。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直观情景

多媒体资源具有将图像、声音、视频融为一体的特性,能够给予学生多元的感官冲击,把古诗词里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助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与意境。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很多古诗词都能借助多媒体资源来创设情景。比如,在讲解王维的《使至塞上》时,老师可以呈现沙漠的图片,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孤烟笔直地升向天空,黄河尽头那轮落日又大又圆的雄浑壮阔之景,让学生能直观地领略诗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所描绘的塞外景致,体悟诗人对塞外奇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意。对于一些叙事性的古诗词,像《木兰诗》,老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画影片,通过影片生动呈现木兰代父从军的整个过程,包括木兰在家中织布、接到征兵文书后的愁绪、奔赴战场的英勇无畏以及凯旋归来后的欢喜等情节。学生观看影片后,能更清楚地知晓故事内容,感受到木兰的勇敢坚毅、孝顺父母以及不贪图名利的优秀品质,相较于单纯的文字阐释,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二)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景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能让学生亲身融入、体验古诗词情境的有效教学手段,能让学生用所扮演角色的视角去思索、感悟并表达,进而更透彻地领悟诗词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在部编版教材的古诗词教学里,有很多内容十分适宜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教授《石壕吏》时,老师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老翁、老妇、官吏等角色,对诗中的情景进行简易重现。学生在表演期间,通过模仿人物的话语、举动和神情,能够深切体会到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以及官吏的凶狠残暴,感受到诗人杜甫对劳动人民的深切怜悯。再如,在学习《卖炭翁》时,让学生分别化身卖炭翁和宫使,演绎卖炭翁辛苦烧炭却遭宫使强行抢夺的场景。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卖炭翁的语言和动作,像“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般对其外貌的刻画,以及“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所体现的心理活动,将卖炭翁艰难的生活和矛盾纠结的内心展现出来;通过宫使蛮横霸道的语言和动作,例如“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凸显出宫使的仗势欺人。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了古诗词所描绘的社会现实,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表演技能,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为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理解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提升了文化素养[2]。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精心设计情景并合理引导学生,以此保障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红桂. 情境教学助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5,(20):93-95.

[2]王唤唤.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5 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下册).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育才学校;,2025: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