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少儿节目语言表达与沟通技巧研究

作者

赵媛媛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昆明 650500

引言

少儿节目是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培养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优秀的少儿节目能够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促进其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而节目中语言表达与沟通技巧作为少儿节目制作的核心要素,直接决定了节目能否被儿童接受和喜爱,能否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少儿节目语言表达技巧探讨

(一)词汇选择技巧

1、选用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词汇

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少儿节目中,选用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词汇至关重要。对于低年龄段的儿童,他们的词汇量有限,理解能力较弱,节目中应多使用简单、具体、形象的词汇。对于高年龄段的儿童,他们的词汇量有所增加,理解能力也逐渐提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抽象、复杂的词汇,但仍要以通俗易懂为前提。

2、适当运用拟声词、叠词等增强趣味性

拟声词和叠词具有生动形象、节奏感强的特点,能够增强少儿节目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和记忆。

拟声词可以模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 “ 汪汪” “ 喵喵” “ 哗啦啦” “ 咚咚锵” 等。在少儿节目中,适当运用拟声词能够让节目内容更加生动逼真,仿佛将儿童带入到真实的场景中。

叠词则是将相同的字重叠使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在少儿节目中,使用叠词可以让语言更加亲切、活泼,拉近与儿童的距离。

(二)句式运用技巧

1、多用短句、简单句,避免复杂句式

在少儿节目中,应多用短句、简单句,避免使用过长、过于复杂的句式。短句和简单句结构简单,语义明确,能够让儿童快速理解节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节目制作中,主持人和编导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将复杂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短句、简单句表达出来。同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和节奏,让儿童能够跟上节目节奏,更好地理解节目内容。

2、合理使用设问句、感叹句提升互动性

设问句和感叹句是提升少儿节目互动性的有效手段。设问句能够激发儿童的思考,引导他们参与到节目中来;感叹句则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增强节目对儿童的感染力。

在少儿节目中,主持人可以适时地使用设问句,能够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节目互动中。同时,主持人要及时对儿童的回答给予回应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感叹句则可以用来表达惊喜、赞美、感叹等情感,这些句子能够让儿童感受到节目中的情感氛围,增强他们对节目内容的共鸣。在娱乐类少儿节目中,合理使用感叹句可以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让儿童更加投入到节目中。

(三)语言风格塑造技巧

1、活泼生动的风格适合娱乐类少儿节目

娱乐类少儿节目以带给儿童快乐为主要目的,其语言风格应活泼生动、轻松幽默,能够让儿童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节目乐趣。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可以采用夸张的语气、丰富的表情和动作,配合生动有趣的语言,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娱乐类少儿节目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流行的网络词汇和儿童之间的 “ 暗语” ,拉近与儿童的距离,让他们觉得节目更加亲切、贴近自己的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网络词汇要适度,避免使用一些不恰当或低俗的词汇。

2、严谨准确的风格适合科普类少儿节目

科普类少儿节目以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其语言风格应严谨准确、通俗易懂,能够让儿童正确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要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要进行清晰、准确的解释,必要时可以通过比喻、类比等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儿童能够理解。

二、少儿节目沟通技巧研究

(一)与儿童受众的沟通技巧

1、倾听儿童的需求与反馈

与儿童受众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需求与反馈。儿童是少儿节目的受众,他们的需求和意见直接关系到节目能否受到欢迎。节目制作团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儿童的需求和反馈,如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会、在节目中设置互动环节等。在与儿童交流的过程中,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要轻易打断或否定他们的观点。通过倾听儿童的需求与反馈,少儿节目可以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兴趣,制作出更受他们喜爱的节目,从而实现与儿童的有效沟通。

2、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沟通效果

肢体语言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少儿节目中,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增强与儿童受众的沟通效果。儿童对肢体语言非常敏感,他们更容易通过主持人的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理解主持人的情感和意图。因此,主持人在节目中要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如微笑、眼神交流、点头、拥抱等。

微笑是一种友好的信号,能够让儿童感受到主持人的亲切和热情,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眼神交流则可以让儿童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在与儿童互动时,主持人可以适当点头,表示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在合适的情况下,给予儿童一个拥抱,能够传递温暖和关爱。

(二)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沟通技巧

1、营造轻松平等的沟通氛围

在少儿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沟通也非常重要。营造轻松平等的沟通氛围,能够让嘉宾放松心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节目的质量。

对于儿童演员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紧张而表现不佳。主持人要以亲切、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用鼓励的话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交流过程中,要尊重儿童演员的想法和感受,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对于专家嘉宾,主持人要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专业意见。在提问时,要清晰、明确,避免提出过于复杂的问题。同时,要积极回应专家的观点,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让专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儿童传递有价值的知识。

2、适时引导话题,保证沟通顺畅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要适时引导话题,保证与嘉宾的沟通顺畅。由于嘉宾的身份和特点不同,在沟通中可能会出现话题偏离、冷场等情况,主持人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当话题偏离主题时,主持人要巧妙地将话题拉回到节目核心内容上,避免节目内容过于分散。当出现冷场时,主持人要主动寻找话题,打破尴尬的局面。可以从嘉宾的兴趣爱好、经历等方面入手,引出新的话题,让沟通继续进行下去。对于儿童演员,主持人可以通过提问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避免冷场。通过适时引导话题,主持人能够保证与嘉宾的沟通顺畅,提高节目录制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选用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词汇、适当运用拟声词和叠词,以及根据节目类型塑造合适的语言风格,能够让少儿节目更加贴近儿童的需求,提高节目对儿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多用短句、简单句,合理使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能够增强节目语言的易懂性和互动性,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节目。在沟通技巧方面,倾听儿童的需求与反馈、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沟通效果,能够让少儿节目更好地与儿童受众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制作出更受他们喜爱的节目。对于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沟通,营造轻松平等的沟通氛围和适时引导话题,能够保证沟通的顺畅进行,提高节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少聪,张盛林.让孩子从小能说会道[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积家,陈新葵.儿童语言习得应遵循认知规律[J].光明日报,2019-11-09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