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安全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探析
何林坤
茂名市信宜建筑工程公司
近年来,建筑行业与建筑施工技术均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施工的高度与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也更为严重 [1],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安全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2],如有害气体、高空作业及机械作业等,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保障工人及公众的生命安全,还能保证建筑施工进度,减少由于施工安全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中安全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探析,提出相关的具体落实措施,期望能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安全施工技术方面的参考。
1. 建筑施工中安全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此期间涉及到的人员、材料及设备都比较多,因此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高,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及公众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中采用安全施工技术具有必要性 [4]。安全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质量的第一保障,通过实行安全施工技术可让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施工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有效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进而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由此可见,实行合理的安全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施工中安全施工技术的具体落实措施
2.1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2.1.1 在建筑施工中设置相关安全标志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而安全标志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安全标志主要分为指示标志、警示标志及禁止标志等类型,每个标志的作用都不相同,其中,指示标志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施工人员看到指示标志后即可做出相应的安全操作,如指示应急通道、指示急救设施等;警示标志的主要作用为告知潜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如警示重物搬运、高空作业等;禁止标志的作用主要为禁止进行建筑施工危险行为,如禁止跨越、禁止攀爬、禁止通行及禁止吸烟等。而安全标志在设置前需要对其颜色、大小、性状及位置进行充分规划,最大程度地发挥安全标志的提醒作用,进而提高施工工人和公众的安全意识。
2.1.2 在建筑施工中重视安全门的安装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安装安全门能够保障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避免由于人员和物品随意进出而导致的意外事故。安全门安装前时应考虑其材质、尺寸及开门、闭门方式等因素,在材质方面,选取的材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要求,确保安全门能够负担人员及物品进出的压力,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稳定度;在尺寸方面,安全门的尺寸不能太小,必须符合进出需求,也不能太大,防止无关物品和人员随意进出施工现场;在开闭方式方面,首先要满足方便快捷的需求,不能过于复杂,其次要保证进出畅通,因此在设计时应遵循简便、实用的原则。同时,还可在安全门附近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2 确保高空作业安全
2.2.1 在高空作业时正确使用安全绳索
安全绳索对高空作业人员具有支撑和固定作用,能有效减少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的风险。施工人员在使用安全绳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检查绳索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以及是否出现老化或损坏等现象,若发现问题需及时进行更换和处理;第二,检查安全绳索的长度是否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其有效发挥支撑和固定作用;第三,充分掌握安全绳索的使用方法和步骤,依据要求按规操作,防止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事故。
2.2.2 在高空作业时选择合适的安全防护设备
高空作业是建筑施工中最为危险的环节之一,因此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防护设备。常见的高空作业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手套及安全带等,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确保安全防护操作无误后才能进行高空作业,在作业前需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若有磨损及老化现象则及时更换。同时,可以采用吊篮、升降机等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施工人员采用这些设备后,自身安全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2.3 加大安全施工技术管理
2.3.1 完善安全施工技术管理规章制
对安全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可确保施工方的安全保障,落实安全施工工作,因此,应完善安全施工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需要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制定,首先评估施工时存在的危险情况,而后分析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而制定相关的预防、安全措施。安全施工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需由专业人员制定,然后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工作规范化,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2.3.2 培养和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
通过宣传和培训等方式培养和加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内容需包括国家相关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流程、安全施工技能及突发事故的应对方法等,且在培训时应依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和文化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加模拟演练的频率,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充分掌握安全施工技术,保障施工安全。
2.3.3 确保各单位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在建筑施工中,要确保各单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明确安全责任体系: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形成完整的安全责任链条。(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各单位应组织针对自身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通过培训,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安全职责以及如何正确操作,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安全相关的资格考试和培训课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4)严格安全考核奖惩: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对各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安全责任不落实、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和处罚,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促使各单位切实履行安全责任。
2.3.4 制定安全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在建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应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施工事故应急预案。首先,需要提前评估施工现场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而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应急安全措施。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遵循分级原则,将安全事故的级别进行分类,例如可将安全事故的等级分为一般、重大及特别重大等,并依据不同的安全事故等级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此外,应急预案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消防人员、救援设备等人员和救援物资进行合理地调配,制定相关的调配计划,确保发生安全事故时能第一时间处理。应急预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施工的进度及相关情况进行更新和完善,这样才能在面对突发事故时快速处理。参与安全施工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应经过应急预案培训,掌握面对突发安全施工事故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安全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有效保障工人及公众的生命安全,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增加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每位参与人员都应遵循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措施的操作步骤和技巧。企业也应从多方面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进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晓军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与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J]. 四川建材 ,2024,50(02):230-231+237.
[2] 宁 军 红 . 建 筑 工 程 现 场 安 全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J]. 建 材 发 展 导向 ,2024,22(15):86-88.
[3] 赵 海 亮 . 建 筑 施 工 安 全 技 术 与 防 护 对 策 探 讨 [J]. 工 程 技 术 研究 ,2024,9(02):175-177.
[4] 谢静文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与技术探析 [J]. 四川建材 ,2024,50(2):227-229.
[5] 王中红 . 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价值探究 [J]. 建筑与装饰 ,2024(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