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依托课后习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

叶志芳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爱德校区 215200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编者意图,是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研究课后习题,用好课后习题,大大减少了教学难度,便于教师落实单元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依托课后习题,设计教学过程

1. 依托课后习题,确定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不多,两三道而已,但是每一道题目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体现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课文的学习目标。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的课后习题共有两大题,通过这两道课后习题,我很快提炼出《四季之美》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尝试背诵课文。(2)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之美。

2. 依托课后习题,设计教学任务

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搭石》一课为例,课后习题一共有两题:本单元是个策略单元,授以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内容包括集中注意力地读,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抓关键句读等。《搭石》的两道课后习题,第一题更针对于单元语文要素的养成,通过记录时间,以及两位同学交流,授予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第一个方法就是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更不要回读。同时告诉我们提高阅读速度是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不能一味求快。第二题则是体现了语文味。教策略同时也要兼顾语文本身的气质,通过交流印象最深的画面,从而体会相亲们的美好情感。

3. 依托课后习题,制定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方便我们设计教学任务,通过对课后习题准确而具体的解答,也便于老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比如《白鹭》其中一道课后习题,要求学生为每幅图起一个名字。通过起名字,学生既概括文字内容,又能感受到白鹭的美,老师对一道道课后习题解答的评价,正是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度的评价。依托课后习题,很好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评价。

二、依托课后习题,全面提升单元素养

我们不难发现,所选的每一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该语文素养。所以通过研究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还是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的语文素养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一共有四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珍珠鸟》。《白鹭》是一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落花生》是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文章,借落花生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桂花雨》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表达的是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无比怀念的思想感情;《珍珠鸟》一文,作者借珍珠鸟这种可爱的动物,传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包括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喻理这几个方面,该单元的所选的几篇文章正好涵盖了这几个方面,十分典型。依托课后习题,纵向考虑,螺旋上升,以整体的思维,全面深入地提升

学生的单元素养。

三、依托课后习题,拓展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很好地落实单元素养,我们也会培养学生其他的语文素养,这些同样可以借助课后习题。

1. 写一写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在课后习题中一共安排了三次小练笔,分别在《落花生》《猎人海力布》和《慈母情深》。每一次小练笔都有各自训练的重点,通过这些小练笔,学生既巩固了单元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 说一说

部编版教材的课后习题中还设计了一些选做的题型,这些选做的题型范围更广,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牛郎织女》的课后选做题,要求学生寻找其他民间故事中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和同学交流。这个作业,其实可以作为一种课外延伸,一种语文活动,从长远来看,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帮助。

3. 悟一悟

到了高年级,有些文章所含的深意,学生不能马上读明白,所以课后习题又安排了一些“阅读链接”,通过呈现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一些生平经历,然后再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练习,这样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的深意,也解决了教学上的难点。

4. 读一读

语文这门课程的外延十分广泛,仅凭课堂教学是教不完的,也是学不完的。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课后主动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课后习题中还包含了“资料袋”这种题型,它不是题目,更像是一种课后学习的引领,不需要布置,不需要检查,全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自由,也更有弹性。

5. 做一做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限于基本的听说读写,依然是在课后习题中,这种综合性、实践性的语文习题同样存在。《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其中一道课后习题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份手抄报。这个作业,同样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如查找资料的能力,制作手抄报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习语文,变成动手做起来,意义又不一样。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课后习题,我们不仅能够明确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制定恰到好处的评价标准,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研究课后习题,用好课后习题,已经成为我们教好语文的一个抓手。

参考文献

[1] 邱燕 . 以课后练习为支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J]. 小学语文教师 ,2023(9):42-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