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育家精神”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发

作者

曹修慧 朱吉存 刘元元 王天霞

山东省汶上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济宁市 272500;汶上县第三高级中学 山东省济宁市 272500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凝聚与体现出的崇高精神品质及职业追求,其属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是对育人使命的主动担当。从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层面分析,有“教育报国的理想信仰坚守精神”,有“仁爱报国的育人情怀精神”,也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 [1]。生物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为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教师可以深挖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将教育家精神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鉴于此,本文围绕“教育家精神”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启发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深远。

一、践行“教育报国”精神,增强生物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践行教育家精神中的“教育报国”精神使命,将生物学科教学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渗透科学理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增强生物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发展[2]。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教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作为启示点,将“小课堂”融入“大时代”,如把“双碳目标”、“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战略转化为教学主线。比如,在课堂前,指导学生查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加深学生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紧迫性的理解。进入到课堂,组织学生围绕“我国森林覆盖率从 12% 提升到 24% 的生态效益”的分析讨论,并对“固碳释氧”、“水土保持”等价值进行量化分析。并且,有必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基于认知目标层面,指导学生掌握“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机制”,包括“土地荒漠化”、“水体富营养化”等;基于情感目标层面,培养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基于行为目标层面,指导学生形成实践学习小组,制定校园 / 社区低碳行动方案,构成可持续生活方式。此外,可结合社会真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将“青海湖裸鲤濒危”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总之,可以在高中生物“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知识要点教学过程中与“国家生态保护”“民生发展”相结合,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意识,并从力所能及的事情践行公民责任,以此发挥生物教学的育人价值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国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国家环境等。

二、基于“仁爱包容”精神导向,渗透生命关怀教育

教育家精神中的“仁爱包容”,指的是教师需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尊重学生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如在 “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教学过程中,针对班级基础层次学生,可指导学生学习“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知识;针对提升层次学生,可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对“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进行验证;针对拓展层次学生,可布置“分析癌症细胞无线增殖与能量代谢异常的关系”作业,以此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在仁爱包容原则下,使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在“仁爱包容”精神导向下,渗透生命关怀教育,如在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体外受精”知识后,可组织班级学生分析讨论“辅助生殖技术是否应向单身女性开放?”、“胚胎筛选是否涉及设计婴儿?”,并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对学生提出“试管婴儿技术如何改写不孕不育家庭的命运?”等有关生命关怀教育的问题,结合学生分析讨论、问题回答,在教师适当指导、解释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素养,学会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发展生命。

三、渗透“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提升生物教学科学性

教育家精神中,“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是教育家具备的精神素养,指的是不局限于理论探讨,注重教育改革的落地生根。提倡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3]。因此,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基于教育家精神的“知行合一”实践精神,进而提升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以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课堂教学为例,可在理论课堂采取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等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基础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从“知”过渡到“行”,即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学习。如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植物细胞进行细胞融合模拟,使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与无色菠菜叶肉细胞进行细胞融合模拟,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模拟膜的动态变化,并对融合过程中荧光扩散时间与温度的关系详细记录,将曲线图绘制出来,并对温度影响膜流动性的假设进行验证。总之,可以通过知行合一实践学习,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深刻理解,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以此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并促进学生生物学科能力素养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多维启发作用。一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践行“教育报国”精神,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知识要点,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意识,进而发挥生物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基于“仁爱包容”精神导向,渗透生命关怀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素养,并学会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发展生命。此外,渗透“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生物实验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生物实践学习能力,进而提升生物教学科学性,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美洪.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J]. 知识窗( 教师版 ),2021,(11):113.

[2] 陈锋 . 教育家精神指引下价值驱动型高中校本教研实践 [J].中国教师 ,2024,(10):79-83.

[3] 丁娣凤 . 教育家精神在高中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J].创新人才教育 ,2025,(01):35-38.

项目编号:济宁市 2024 年“三名”工作室教研专项课题—“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高中生物高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主持人:曹修慧,JNMS20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