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

作者

甘成香

广州市番禺区金海岸实验学校 广东 广州 511400

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不论是对创新思维激活,还是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教学做出进一步优化,除了要进行丰富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具体开展中可通过独特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多样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机会,以此来顺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新的收获与成长。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原则

第一,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中要紧紧围绕数感、空间观念,以及数据分析观念、模型思想等数学核心素养来进行,每一个项目任务的完成都要有助于一些特定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来保证项目式学习质量。

第二,做到与数学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项目选题一定要紧紧围绕数学教材内容来完成,将数学教材中的潜在项目资源、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全面挖掘出来。同时,增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熟悉且兴趣更高的主题来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充分体会,为之后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第三,重视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一般都是以小组形式来开展的,要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来保证后续项目任务完成中大家可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带来助力。再有就是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也很重要,可促使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将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1]。

第四,突显实践性与开放性。项目式学习要想取得理想成果就不能忽视体验和实践操作,因此,在之后的项目设计中,要突显实践性,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机会,为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带来助力。再有就是项目要突显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方法、答案不要是规定的,要鼓励学生联系现有知识经验,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解决相关问题,为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激活拓展创造良好条件 [2]。在完成这类项目任务中,学生的各方面潜能可以得到全面发掘与发挥,这不论是对现阶段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还是之后的学习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步骤

(一)项目选题和规划

首先,基于数学教材内容、学生生活实际来明确主题。可将所讲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过程中明确项目主题。比如: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结束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后,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联系现有知识经验来完成“设计一个合理的快递包装盒”这一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包装问题中运用学习到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知识内容,真正实现学以致用[3]。

其次,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结合项目主题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其中涉及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目标。然后再将项目目标细化成适合小学生的具体任务,让学生明确自身在之后的项目实施中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比如:以“设计一个合理的快递包装盒”这一项目为例,任务可以涉及到对常见快递物品尺寸进行测量,对不同规格包装盒的用料进行计算,将包装盒样式设计出来等,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实现素养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项目实施和探究

一是,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围绕学生性格特点、数学基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要控制在 5人左右,小组成员的优势、特长要有一定差异,这样在后续项目具体实施中可以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完成各项任务[4]。

二是,组织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小组形式来对项目任务进行讨论,制定完善可行的探究计划。之后通过实地调查、实验操作,还有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在实践探究中,要借助学习积累到的数学知识、方法,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来进行分析处理,以此来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比如:以“设计一个合理的快递包装盒”这一项目为例,学生完成对不同物品的尺寸的测量后,可借助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来进行包装盒用料、容积的计算,然后对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将其中的最优方案选出来。

(三)项目成果展示与交流

对于成果整理与展示来讲,可以小组形式来对项目探究学习中获得的结果来进行整理总结,完成项目成果报告的撰写。成果报告要涉及到项目背景、数据分析,以及结论和建议等诸多内容。在此期间,学生可通过 PPT、实物模型的制作等不同形式来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将项目实施过程、取得的收获汇报给全班学生。

对于交流与评价来讲,各项目小组要重视成果交流,鼓励大家将学习经验、成果主动分享出来。交流讨论中,学生可发表自身见解、提出发现的问题,为创新为激活、知识共享创造良好条件。之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自由空间,让学生围绕自身表现来进行自评和互评,其中,评价内容要涉及到项目成果质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诸多方面。以此来让学生对自身优点与不足有客观认识,为后续学习计划、方法调整提供参考,保证项目式学习效果。

(四)项目总结和拓展

首先,项目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及时的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带领大家对项目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回顾,明确自身在项目具体实施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主要采取哪些方法去解决的,将获得的成果经验、发现的不足之处总结好,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项目式学习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内容产生透彻理解,也能够强化问题发现、解决能力的培养。

其次,基于对项目主题、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来合理的延伸项目。可让学生联系现阶段知识经验来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入探究,也可鼓励学生将项目成果合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组织更新颖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还是以“设计一个合理的快递包装盒”这一项目为例,结束项目后,可让学生对怎样优化包装盒设计才能够促进资源利用率、环保性能显著提升做出深入思考。也可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尝试着为其他物品设计适合的包装盒,完善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应用,在深化项目式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能够将学生各方面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核心素养这一视角来优化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活动组织,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新颖的学习方式,也能为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综合发展构建良好条件。基于此,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给予对教材内容、生活实际的综合分析来精心设计项目,促使大家全身心参与其中,在完成各个项目任务中将自身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佳佳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策略—— 以人教版“ 手绘种植园平面图” 为例 [J]. 教师教育论坛 ,2023,36(08):51- 53.

[2] 马文俊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 [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 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论文集(二十). 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论文集(二十),2022:76- 77.

[3] 苏雪珍 . 信息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及实践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4(18):37- 39.

[4] 彭晓菁.“ 双减” 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 ,2024(6):110-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