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高段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刘丽娟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江苏省常州市 213161

前言:

新课标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双轨并行的拓展型任务群要求,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实现语言建构、思维发展与文化理解的有机融合,本研究立足小学高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西游记》的文本特质,从目标定位、资源整合、活动实施、评价反馈四个维度构建任务群设计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学提供可操作、可迁移的实践范式。

一、以“角色成长档案袋”驱动深度阅读:从碎片认知到结构化理解

传统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停留在文字表层认知上,缺少对人物发展逻辑的梳理[1]。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设计“角色成长档案袋”任务,让学生以“取经团队”中的一个角色为主角,从“出身背景—关键事件—性格转变—文化象征”四个维度来绘制成长轨迹图。

比如《西游记》阅读中,要梳理孙悟空从“石猴出世”到“斗战胜佛”的蜕变,从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到被压五行山的自省,到三打白骨精的“慈悲”,到真假美猴王的“本心”。教师可提供“角色成长坐标轴”模板,横轴为取经阶段,纵轴为性格特征,学生用关键词标注事件,如“偷吃人参果”标注“急躁”,“三借芭蕉扇”标注“机智”。某学生曾把猪八戒的“贪吃”与“忠勇”放在一起,注意到它“偷懒”大多在取经初期,后来却开始担任“调和团队矛盾”的角色,于是得出“猪八戒的成长是‘从本能驱动到责任驱动’”的结论,这样的任务设计既让学生的整体认知得以建立,又通过结构化的工具,将一个个零散的情节变成了一条逻辑链,为后面的探讨打下基础。

二、跨媒介“西游剧场”重构文本:从语言解码到情境共情

小学高段学生能读懂《西游记》的情节,但对其宗教隐喻、哲学思辨等内容觉得抽象,于是可以布置“跨媒介西游剧场”任务,让学生把经典章节改成短剧、皮影戏、定格动画等,通过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等具身化活动,唤起他们对文本的深度感知。

例如在“三打白骨精”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对比原著与 86 版电视剧的不同之处,原著中白骨精三次变形的顺序是“村姑—老妇—老翁”,而电视剧则是“村姑—老翁—老妇”,并且还加入了“白骨精化作佛祖”的情节,学生分组讨论改编的意图,学生发现电视剧中“顺序调整”是为了突出“妖魔狡诈”的戏剧效果,而“增加佛祖”则是暗含了“真假善恶”的哲学思考。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皮影戏剧本的创作,其中一组将白骨精的台词设计为“我本无相,何来真假?”并配上低沉的背景音乐,在表演中通过皮影的明暗变化表现“妖气与佛光”的对抗,这样的跨媒介重构不仅让学生由“读者”变为“创作者”,而且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使学生对“肉眼与慧眼”“表象与本质”等主题产生直观的共鸣。教师要在过程中提供“改编评价量表”,从“情节忠实度”“主题深化度”“媒介表现力”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找到“尊重文本”与“创新表达”之间的平衡。

三、“西游问题树”促进批判性思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质疑

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教材的解读,缺乏独立思考能力[2]。针对这一痛点,教师可以设计“西游问题树”任务,让学生以“核心问题”为树干,通过“追问—求证—反思”的路径生长出“分支问题”,最终生成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如在“大闹天宫”章节教学中,教师提出核心问题:“孙悟空的反抗是正义的吗?”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开始追问,有人提出“他反抗的是天庭的规则还是规则背后的权力”?有人质疑“如果天庭代表秩序,孙悟空的破坏是否合理”?还有人联系到现实中的“规则与创新”。一位学生从“蟠桃会未被邀请”的细节出发,提出“孙悟空的愤怒来自被边缘化的自尊”,进而反思“当个人诉求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做”。”教师让学生将问题分成“文本细节类”“主题思辨类”“现实关联类”,并且鼓励学生去重读原文、查阅资料、小组辩论等求证。在最后的“问题树展示会”上,学生不仅呈现问题脉络,也分享思考过程:有的通过对比“如来佛祖收服孙悟空”与“观音菩萨点化孙悟空”的不同,得出“力量压制与智慧引导的差异”;有的结合校园生活,提出“班级规则是否需要像天庭一样‘绝对公平’?

这种任务设计把“问题意识”渗透到阅读的整个过程里,让学生由“找标准答案”变成“形成自己的想法”,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传达答案”,而是用“追问引导”和“提供资源”来帮助学生摆脱固有思维。

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文化认知—思维发展—实践迁移”三位一体的任务框架,提出以可视化工具梳理叙事结构、跨媒介活动深化主题理解、多元评价促进反思提升等具体路径,基于经典文本设计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更能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创新表达欲望,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郭梅.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5,(12):36-38.

[2]李诗晴.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5(06):1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