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叙事研究
吴晓梦
金华市秋实学校(吕献塘校区) 321000
前言:
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均要求班主任具备更强的情境判断力与资源整合能力,这些实践差异背后,是班主任对教育目标的深刻理解、对学生需求的精准捕捉,以及对自我角色的持续重构。叙事研究通过呈现这些“关键事件”中的教育选择,能够揭示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隐性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具生命力的参考。
一、以“教育日志”为镜:在每日记录中沉淀反思力
好的班主任成长往往从对日常教育琐事的敏感开始,教育日志就是把这些零碎变成系统的工具[1]。不是简单的“工作备忘”,而是要求班主任用“问题-行动-反思”的逻辑记录每天管理中重要的事情,比如那天因为学生课堂纪律松散就调了座位,就要记录调前调后整个班的氛围,每个学生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自己为什么这样想(比如空间距离能影响注意力吗)。
实践中,班主任可以设置固定的记录时间段(放学后10 分钟),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而不是泛泛而谈,班主任在日志中记录了她处理学生争抢玩具的一次经历,从最开始制止他们冲突时的急躁语气,到后来让学生“角色扮演”体会彼此的感受,最后引导孩子们自己想出“玩具共享规则”,通过记录三次类似事情,她发现了自己的变化——从“权威压制”到“共情引导”,她意识到“情绪管理”是自己的专业短板,班主任不断记录,一方面为积累教育案例,另一方面让其养成“观察—实践—再观察”的循环反思习惯,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过渡。
长期坚持教育日志的班主任普遍反映,这使他们对班级动态的感知更加灵敏,比如有班主任连续三个月记录学生课间活动,发现班里有部分学生长期被孤立,于是设计“兴趣小组招募周”,改善了班级的社交生态。教育日志的意义在于,它把班主任的隐性知识变成了显性知识,给后续的教育决策提供了“可追溯的证据链”,也让班主任从“被动解决问题”变成“主动设计解决方案”。
二、构建“成长共同体”:在协作中突破个体局限
班主任工作经常被比喻成“孤独的修行”,而优秀的班主任往往离不开和同事、家长的“朋友圈”。要建立“成长共同体”,关键是要打破班级界限,通过定期交流、跨班观摩、联合教研等方式,大家在一起分享经验、碰撞思维。比如小学就成立了“班主任沙龙”,每个月聚焦一个问题,比如“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参与者要带着具体案例来参加,而不是空谈理论。
具体操作上,共同体可采用“案例剖析-策略共创-实践验证”的流程,一次沙龙里,一名班主任提出了“学生作业拖延很厉害”的问题,其他人便把自己的办法讲出来,有人用“作业清单可视化”来帮学生安排时间,有人搞了个“作业积分兑换制”来刺激积极性,大家商量过后,这名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把这两种办法融合成“任务闯关游戏”,然后在实际应用时不断调整规则,这样不但解决了单个班主任头脑里的限制,而且不同视角的碰撞还生发出更有创意的解决办法。
而且,共同体可以扩大到家长,班主任建立“家长教育互助群”,定时分享儿童心理发展知识,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日”,看老师怎样处理学生矛盾。一个参加活动的家长说:“原来孩子说‘老师今天批评我了’,老师用了‘三步沟通法’——先认同情绪,再讲规则,最后提建议。”
三、深耕“儿童研究”:从管理走向理解
优秀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的区别,就在于你是把学生当作“需要被管理的对象”还是“值得被理解的个体[2]”。比如,她发现班里总是有那么几个学生“故意违反纪律”,过去都是简单地批评或者教训,但是她连续一周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发现这几个同学经常是在寻找同伴的关注,或者是对于学习内容的不满。
于是这位班主任调整了对他们的管理方法:那些想得到关注的学生,她设计出 “班级小助手”的职位,让这些孩子感觉到一种责任感;而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则与各个学科老师联合起来,将每项工作细分为许多小步骤,然后再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指导计划。三个月之后这些孩子们的行为问题渐渐减少下来了,整个班上的气氛都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一点。这是因为班主任思想发生了改变:原先她总想要“控制住那些行为表现不佳的学生们”,可是现在却开始意识到:这些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只是他们没有被好好照顾所发出的一种信号而已。
另外,班主任持续观察一个内向的孩子,留意他在和同伴玩耍时的语言、表情有哪些改变,得出“提前预告活动计划”,“呈现可视化的日程表”之类的有效的帮助策略。这样的观察与对策,促使班主任从“经验带动”转变为“理论指导实践”,让管理行为更为科学且有人文色彩,从而完成从“班级管理者”向“学生成长支持者”的转变。
总结:
优秀小学班主任成长是一场“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迭代,核心在于将日常教育情境转化为专业成长的资源,记录班主任处理学生矛盾、设计班级活动、沟通家校关系等具体事件,揭示了其从“经验积累”到“智慧生成”的蜕变过程,为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支持。
参考文献:[1]林鸿源.“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22):96-98.[2]樊小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5(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