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探究

作者

钱鹏

上海建工(浙江)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

摘要:在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其创新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水利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管理策略,旨在为提高水利施工技术水平,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

1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概述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作为水利工程领域的核心驱动力,在新时期显得非常重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程需求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水利施工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因此,对水利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管理,是提升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的关键,更是推动水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管理在水利施工技术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同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个过程中,关键对技术的全面把控和科学管理,包括对技术的研发、引进、应用、监督和改进等多个环节。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实现对施工技术的精准定位与高效利用,推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升级与迭代。在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中,需注重技术的实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一方面,充分考虑工程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要鼓励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水利施工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还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总的来说,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是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要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和持续努力。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机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推动水利施工技术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2 当前水利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水利施工行业内,不同企业以及项目之间的技术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一些大型水利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能够广泛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设备,如自动化施工机械、智能监测系统等,保障工程的高质量与高效率建设。然而,部分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等诸多限制因素,仍然依赖传统的、较为落后的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人工操作占比较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施工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整个水利行业的均衡发展。

2.2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时间投入。但目前,众多水利施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投入的研发资金极为有限。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 1%,远低于行业创新发展的合理水平。同时,由于技术创新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研发周期长,回报不确定性大,使得一些企业出于短期利益考量,更倾向于沿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而不愿积极尝试技术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水利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3人才短缺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然而,当前水利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一方面,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相对有限,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可能存在与实际工程需求脱节的现象,导致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数量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人才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水利施工工作通常具有工作环境艰苦、地理位置偏远等特点,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不仅难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还导致企业内部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缺乏核心驱动力,难以开展深入有效的技术研发与创新管理工作。

2.4技术应用与管理脱节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与管理脱节的现象。一些施工企业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施工技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无法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例如,对新技术的操作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不能熟练掌握技术要领;在施工组织管理中,没有根据新技术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这种技术与管理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3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策略

水利施工技术作为决定水利工程建设成效的核心要素,其创新管理已然成为水利行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积极推进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不仅有助于显著提升工程质量,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有效缩短建设周期,还能更好地契合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1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

1)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加大对水利施工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政府可以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水利施工技术的研究。企业自身也应提高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按一定比例提取营业收入用于技术研发,建立稳定的研发资金来源渠道。

2)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水利施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能够为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企业则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实际需求,能够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步伐。

3)推广先进技术

建立水利施工技术推广平台,及时将最新的、成熟的技术成果向行业内推广应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培训班等活动,向施工企业宣传和介绍先进的水利施工技术。同时,鼓励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广泛传播。

3.2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团队

(1)新时期水利施工中,专业人员对于管理和技术关键环节的落实至关重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打造专业团队的必由之路。施工企业在完善整体管理机制的同时,可培训以及邀请社会专业人士等方式,对内部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提升。这有助提高他们的工作素养和个人素质,强化素质管理工作。(2)施工企业应定期依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实际项目建设目标,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评。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对表现较差者进行合理的批评或惩罚。这种方式,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3)具体落实管理工作过程的同时,管理人员须严格按照规则和技术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要确保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精确性,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专业的管理团队在水利施工中犹如坚实的中流砥柱。他们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水利施工提供全方位的有力保障。在质量方面,严格监督每道工序,确保工程符合高标准要求;在进度上,科学规划、合理调度,保障工程按时推进;在安全领域,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守护施工人员安全。进而推动水利施工行业持续向前迈进。

3.3完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3.3.1建立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明确技术创新的目标、流程和责任分工。制定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确保技术创新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3.3.2加强技术创新风险管理

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技术研发失败、创新成果无法转化等。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3.3.3推进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对技术研发、人才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和监控,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利用人才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人才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技术创新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4促进技术与管理的融合

3.4.1基于技术特点优化施工管理

在采用新的水利施工技术时,施工企业应根据技术的特点与要求,对施工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对于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的项目,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相关信息化工具与软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流程与制度,规范信息化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根据新技术的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合理调整施工组织设计与资源配置方案,确保新技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例如,在采用 BIM 技术的项目中,制定基于 BIM 模型的施工协同管理流程,明确各参与方在 BIM 应用中的职责与工作流程。

3.4.2加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沟通协作

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应建立紧密的沟通协作机制。技术人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反馈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如新技术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特殊要求,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等。管理人员则应根据技术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任务与资源调配,为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的保障。通过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工作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技术与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例如,每周组织技术与管理团队的沟通会议,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

3.4.3建立技术与管理融合的考核机制

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与管理融合的考核机制,对施工项目的技术应用效果与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指标不仅要涵盖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传统管理指标,还要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情况、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情况、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协作效果等技术指标。通过考核机制的引导,促使施工企业在注重管理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发展。例如,将新技术应用对工程质量提升的贡献率、技术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以及适应复杂环境和新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为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当前水利施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创新投入不足、人才短缺以及技术应用与管理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以及促进技术与管理融合等一系列创新管理策略。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关注技术创新管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方法和途径,为水利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军芳.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有效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5):187-189.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25059.

[2]孔雷,赵群群,陈雪梅.探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与建设,2024,38(03):722-723+726.

[3]秦奎峰,李秉哲.水利工程技术创新及技术管理分析[C]//河海大学,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水利学会.2021(第九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济南黄河河务局供水局;,2021:4.DOI:10.26914/c.cnkihy.2021.00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