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肾脏疾病生化免疫检验的临床诊治作用及准确性分析

作者

尚婷 张睿

武汉市东西湖区中医医院 湖北武汉 430040 武汉市新洲区潘塘卫生院 湖北武汉 431400

近年来,我国肾脏疾病患病率显著上升。慢性肾病若持续进展,最终可导致肾衰竭,此时血液透析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尽管透析能部分代偿肾脏功能,清除血液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但其并发症较多,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1]。因此,对该类疾病应遵循早诊早治原则,早期通过有效检测明确诊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目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尿常规、免疫及生化检验。其中,尿常规作为早期筛查手段,能大致反映患者肾脏状况,操作相对便捷。生化检验虽对尿液中蛋白质、酶及微量元素敏感,但其漏诊率较高[2]。本研究选取本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生化免疫检验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1 月到2024 年12 月我院肾脏内科收诊患者,共 120 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人。对照组:年龄 41~69 岁,病程0.5-5 年,男33 人/女27 人。观察组:年龄 40~ 70 岁,病程0.6-5 年,男35 人/女25 人。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ρP>0.05 )。患者均已签署研究告知书。排除存在精神或肢体功能缺陷的患者,恶性肿瘤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在检测前 24 小时需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饮酒及吸烟,保持安静状态,并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检测前常规禁食禁水 8 小时,以确保处于空腹状态,排除上述外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对照组:采集患者晨起中段尿样本,常温保存。充分混匀后,严格参照微量元素检测标准流程,准确测定尿液中肌酐、微量白蛋白等指标。

观察组:同样采集患者晨起中段尿制备标本。使用日立 LABOSPECT008 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规程,使用配套原装试剂,规范操作以排除外界干扰。检测项目涵盖肌酐、血清白蛋白、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 等。

1.3 观察指标

检出率:计算两组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公式:(阳性例数/总例数) ×100% 生化免疫检验阳性判定标准:尿微量白蛋白(mALB) )≥25mg/24h

诊断符合率:将两组检测结果分别与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计算诊断符合率。符合率计算依据临床实验室检测标准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σ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组间检出率

两组检出率相比,观察组诊断方式最终检出率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

1。

表1 组间检出率比较(n,%)

2.2 对比组间符合率

本次研究观察组生化免疫检验观察组诊断结果与后期病理学结果相比,符合率更高(

表2 组间符合率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工作与生活压力增大,不良饮食及作息习惯等,肾脏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肾脏作为人体核心代谢器官,承担着过滤排泄废物、代谢毒素以及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的功能,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3]。慢性肾病病因复杂,涉及免疫异常、遗传、药物及感染等多因素,患者常表现为尿频、血尿及水肿等症状。肾脏疾病种类多样,可依据病变部位如肾小管、肾小球、肾间质或血管性肾病或诱因如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进行分类。临床实践表明,肾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被患者忽视。若未能及时诊断与干预,随病情进展可逐渐恶化,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前,临床常用的肾脏疾病检测方法包括尿常规、生化及免疫检测[4]。其中,尿常规检测应用最为广泛,其优势在于能早期反映患者肾脏状况,且样本获取便捷、操作流程简单灵活,支持重复检测。生化检测与免疫检测则更侧重于肾脏疾病的深入评估。生化检测主要分析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微量白蛋白及电解质等常规项目,其结果有助于初步评估肾功能。相比之下,生化免疫检测更为精细,可检测特定蛋白质、酶类及微量元素等指标[5]。

在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断中,基础生化检测应用较为广泛,尽管能为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但整体准确性欠佳。相较于单一检查手段,生化免疫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更为可靠,不仅能显著降低误诊与漏诊的可能性,还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精准指导[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生化免疫检测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且观察组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亦显著更高 ⋅P<0.05 ),生化免疫检测的优势在于能精准反映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相关指标,提供更详实、全面的诊断信息,从而显著提升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具体而言,其可指导临床决策,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更明确的方案依据和用药方向,还能动态监测疗效,对患者关键临床指标进行动态化监测与分析,清晰呈现不同治疗阶段的效果,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在肾脏疾病的诊治中应用生化免疫检测,有助于保障整体诊疗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肾脏疾病的检测工作中,采用生化免疫检验手段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进而为后续的诊疗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洁,伍宁.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检出率研究[J].系统医学,2024,9(10):71-7

[2]高冬梅,向坤,李明旭.分泌型卷曲蛋白4、分泌型卷曲蛋白5 与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3,23(11):941-945.

[3]李浩军.肾脏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4):14-17.

[4]张炜炜.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改变情况及对诊治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1):122-125.

[5]郭红丽.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0 8):87-89.

[6]曹法政.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法存在的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21,7(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