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数智化实验课程建设策略分析
黄香
广东花城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广州 510800
引言:工商管理类专业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所强调的“数智化”,主要有两层含义,即“数字化”“智慧化”。如何在现代化人才培育视角下,基于专业和学生的需要,完成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增强专业课程的数字化和智慧化特征,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类数智化实验课程的建设思路
(一)课程建设目标
第一,遵循智慧管理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考虑数字化技术如何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更加强调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管理者的工作与社会责任,并在此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具备数字化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念。
第二,强调数字化的作用,注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科技在管理决策中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各种实验课程教学中不断应用先进数字手段,增强自身对不同技术环境的适应性。
(二)专业毕业要求
在知识要求层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掌握以管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理论知识;
在能力要求层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可利用现有战略管理思维以及管理职能,推动企业现有管理方法在数字化场景下的变革。
二、工商管理类数智化实验课程的具体建设策略
(一)创新课程内容
1.引入数智化技术
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为主的数智化技术,现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若能将该类技术引入工商管理类数智化实验课程中,就能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技能,保证实验课程和理论教学内容始终契合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比如,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其他工具,来完成海量数据的提取和挖掘,由此判断当前行业在市场上的变动情况,分析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另外,还应基于工商管理类数智化实验课程的实际开展要求,设计基于数智化技术的决策知识系统,或是借助云计算来构建应用实验或运维实验平台,要求专业学生掌握数字化技术的运作原理和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应用要点[1]。
2.做好案例分析
具体来说,高校需站在新商科的发展背景下,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融合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据此构建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数智化企业案例库,尽可能涵盖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在特定生产经营条件下的真实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当前课程的实际教学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会依次解决“该企业是通过何种手段完成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该企业在制定并实施生产经营策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该企业是通过何种方法度过经营危机的?”等问题,以提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
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与其所处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合作,结合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据此调整工商管理类实验课程设置,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契合企业需要。对于职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工商管理类人才,企业可在其毕业后直接招入内部工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可共同搭建实验基地,为专业学生模拟更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并由此开展决策分析、运营管理、数据分析等实习实践活动。这样一来,专业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活动,明确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企业也可借助专业学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现代化数字技术,调整当前生产经营计划和管理手段,必要时还可以合作模式进一步开发与数智化有关的专业项目,为企业后续经营发展拓宽空间,为专业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创新教学方法
1.线上线下相结合
作为一种常见于现代教育教学领域的新型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该方法在工商管理类数字化实验课程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先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向学生发布本节课的学习资源,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时间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初步构建企业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同时,思考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所发布的预习任务和问题。在线下教学环节,教师需积极扮演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等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做出针对性解答,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2.虚实结合
以企业经营模拟仿真实验为例,教师可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环境中构建与企业相关联的真实工作情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要求学生尽快在该情境下模拟企业的整个运营管理过程。比如,在市场营销实验课程中,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企业的不同角色,根据当前环境下的市场动态发展和企业内部情况,确定好该生产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和管理策略,据此完成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模拟。这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能保证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加深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体验,熟悉企业的运营流程和管理决策方法,以更加真实直观的互动来培养自身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3.跨学科协同
为满足各类企业在现代社会下的转型升级和持久发展要求,高校应积极组织工商管理人才的“数智化”改革,要求专业教师在新商科建设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强化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并据此开展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工商管理协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管理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深度融合,教师可在工商管理类实验课程中,为学生设置“数字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究”等实验项目,要求专业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对不同规模企业或组织所采取的新商业模式的市场调研,通过研究行业变化情况、市场占有份额、消费者自身意愿等多种要素,提出相应的新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激发专业学生对数智化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需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弥补教学资源或内容缺失、教学方法创新度不足等问题,引导学生将“管理+技术”的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张芳. 新商科工商管理类数智化实验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5,28(11):217-220.
[2]唐雯,林益忠. 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数智化”改革——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23,35(06):131-136.
作者简介:黄香
,汉族,籍贯:广东韶关,学历:本科,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工商管理教学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