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母乳喂养姿势指导对新生儿呛奶发生率的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

赵曼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650032

母乳喂养是社会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早期营养具有良好的供给作用,母乳中所含的丰富免疫物质及抗体,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发生率,减少婴儿死亡率[1]。但不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呛奶现象。新生儿呛奶是指在喂奶时或喂奶后,出现的因奶液误入呼吸道导致的咳嗽反射[2]。在进行新生儿喂奶时,由于新生儿食道较短,且胃容量较小等生理特点,很容易出现呛咳现象,导致奶液进入呼吸道,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其微弱的咳嗽反射不足以将奶液完全咳出。呛奶不仅会导致新生儿的痛苦,亦会出现窒息缺氧,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死亡[3]。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呛奶,临床上对于母乳喂养的姿势进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 医院儿科自2023 年12 月至2024 年12 月收诊新生儿,共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75 例。对照组新生儿男性 39 例,女性36 例。实验组新生儿男性37 例,女性38 例。两组新生儿均足月,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P>0.05)

纳入标准:(1)新生儿无先天性疾病;(2)产妇具有正常沟通能力;(3)产妇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产妇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2)产妇依从性较差;(3)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母乳喂养指导、心理护理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母乳喂养姿势指导,包括:(1)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进行考核;(2)向产妇介绍常见的几种母乳喂养姿势,例如最常见的摇篮式,产妇需要坐在椅子或床上,一只手臂托住新生儿头部、颈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使新生儿头部及身体呈直线状,面向产妇。根据产妇个人情况推荐喂养姿势。(3)针对产妇个人情况在其身边对喂养姿势进行指导,当孕妇身体不适合坐起喂奶时,帮助其进行侧卧式喂养,即产妇及新生儿均侧卧于床上,用手托住新生儿头部及颈部,另一只手置于新生儿背部。且在哺乳之后,要及时将新生儿抱起并轻拍后背,防止其消化不良。

(1)新生儿呛奶率:记录两组新生儿发生呛奶的例数。

(2)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评估问卷进行调查,量表满分为一百分。研究数据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收集。得到的数据里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计入满意度。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来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X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呛奶率

据表1,实验组新生儿呛奶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

表1 两组新生儿呛奶发生率

3 讨论

新生儿喂养时容易发生呛奶,其因素多种多样。从解剖学上说,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贲门括约肌松弛及胃容量较小,使得新生儿在喂养时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从而导致呛奶[4]。此外,错误的喂养姿势亦是导致新生儿呛奶的重要因素。当新生儿出现头低脚高的喂养体位时,很容易导致呛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姿势指导下,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呛奶发生率,并且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在产妇进行新生儿母乳喂养时,护理人员在其身边进行针对性姿势指导,倡导产妇采用坐位喂养方式,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呛奶发生的可能性。(2)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了多种母乳喂养方式,让产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且在侧卧位哺乳之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轻拍后背等方式,帮助新生儿排除胃内吸入空气,减少了吐奶的可能。(3)除了对新生儿进行关照之外,护理人员同时关注着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妇进行必要性的心理指导,提高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姿势指导,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呛奶发生率,并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对于预防新生儿出现呛奶窒息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真真,武海英,张茜,周丽萍,赵聪聪,程相红.母乳喂养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1-10.

[2][1] 何珍珠,胡玉连.鸟巢式护理联合抬高床头在预防新生儿呛奶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7):54-56.

[3] 邓雄飞,张丰恺,李春光.婴儿呛奶窒息死亡1例并法医学鉴定讨论[J].吉林医学,2020,41(10):2549-2550.

[4]刘舒,王凤影. 产后母婴同室病房发生新生儿呛奶的预防和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