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培山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人民政府 251902
引言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只是保障居民吃饭安全的重要支撑,还是饲料加工、工业制造的核心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现代农业的核心特点是“用科技帮忙、重视效率、绿色且能持续发展”,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正好符合这个特点,它通过“选好种子、施好肥料、管好田地、防好病虫害”的全流程管理,所以,相关人员要深入研究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突破玉米产能的难题,推动农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一、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方式
(一)优质品种选育与推广,筑牢高产基础
在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技术的首要步骤就是“精准选种、科学推广”,避免传统“凭经验选种”导致品种和地域环境不匹配。在品种选育上,科研机构围绕“高产、抗逆、优质”三个目标,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培育适合不同区域的专用品种【1】。在品种推广上,农业部门和企业要建立“科研-示范-推广”一体化体系,在各个玉米主产区建“品种示范田”,并组织种植户到现场看,通过“测产对比”让种植户看到优质品种的优势。同时,还需要给种植户提供“品种适配建议”,比如告诉种植户“沙质土壤选耐旱品种、黏重土壤选耐涝品种”,确保品种和地块条件匹配。
(二)精准水肥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传统玉米种植“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还可能让土壤变盐碱,而高产技术推广“滴灌+墒情监测”,也就是在玉米田里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根系层的含水量,只有含水量低于 60%时,智能滴灌系统才自动开,并且按“苗期少灌、拔节期多灌、灌浆期稳灌”调整灌溉量,这样不仅能避免浪费水,还能减少因大水漫灌导致的土壤板结,保护土壤结构。而传统“盲目施肥”容易让化肥流失,污染水和土壤,高产技术用“测土配方施肥+分期追肥”的模式,也就是播种前测土壤,明确地块里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同时,推广“缓释肥深施”技术,把包膜缓释肥作为基肥施到20 厘米深的土层里,减少肥料挥发和流失,这样能让肥料利用率从传统的 30% 提到 55% 以上,大幅降低化肥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帮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减少损失损耗
玉米生长时易受大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侵害,传统“见病喷药、全田喷”的方式防治效果差,还易留农药残留,而在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技术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结合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手段,实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少用药”【2】。 在预防环节可以推行“农业防治+物理监测”,在农业防治上,用玉米与大豆、小麦轮作的方式,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源积累,同时选抗玉米螟的“京科968”、抗大斑病的“吉单519”等抗病虫品种,从源头降病虫害发生概率。而在物理监测方面,就可以在玉米田装“性诱捕器”和“杀虫灯”,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在防治环节可以推广“生物防治+精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人工放赤眼蜂(每亩1.5 万头),或喷Bt 制剂,防玉米螟且护环境,精准化学防治则可以用“无人机+靶向喷药”,无人机带低毒农药只喷病虫害区域。
(四)机械化全程作业,提升生产效率
传统玉米种植靠人工播种、采收,效率低、成本高,难适应大规模种植需求,在现代农业中,高产玉米技术依托全程机械化,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高效作业,减少人为误差。像是在播种环节可以“精量播种机+免耕播种”,精量播种机能精准控深度(3-5 厘米)和株距,亩播种量从 3 公斤降至 1.5 公斤,省种且免间苗,而免耕播种在小麦收后直接种玉米,不用翻地,减土壤水分蒸发与作业成本,出苗率比传统高 5%-8% 。田间管理则可以采用“机械化中耕+除草”,也就是在玉米 3-5 叶期,中耕机松土除草,破板结促根长、防杂草争水肥,杂草多的地块,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喷除草剂,喷雾匀,避漏喷重喷问题。而在收获环节推行“联合收割机+籽粒直收”,联合机能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还能依含水率调转速,部分地区配烘干设备,收后将籽粒烘干至含水率 14% 以下,解传统晾晒受天气影响的问题。
二、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技术一刀切”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种植模式差别大,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时,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学别人的经验,不然技术会和实际需求脱节。先是地域适配要结合气候调技术,像是东北春播玉米区冬天冷,播种前得给种子包衣,防止低温让种子烂掉,也防地下害虫,而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播种时温度高,不用包衣,种子就能快速出苗。再就是地块适配要按土壤肥力调管理,像是肥沃的地块可以少施点氮肥,防止玉米长得太旺倒了,贫瘠的地块要多施有机肥,再喷点微量元素肥,补充土壤里缺的养分。
(二)强化技术培训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会用到传感器、无人机这些设备,还有精准管理的方法,但有些种植户,尤其是年纪大的种植户,经常会出现“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分层培训、实操教学,确保技术能真正用起来。像是对小规模种植户,可以开“田间课堂”,让技术人员到玉米田里,演示设备怎么操作,教他们看传感器数据、设定滴灌时间,或是手把手教追肥的方法,并发放简易技术手册,用图和文字标清播种深度、施肥量这些参数【3】。对家庭农场、合作社这些大规模种植主体,就可以开“系统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怎么维护、数据怎么看、成本怎么算等,教农场主校准无人机航线、根据玉米生长数据调水肥,并组织他们去看现代化玉米基地,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合作社制定专属种植方案。
(三)平衡高产与绿色
有些种植户为了高产,会“多施肥、常喷药”,虽然短期可能能提高产量,但长期下来会让土壤变差、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所以用高产玉米技术时,要坚持“高产和绿色都看重”的原则。先是在肥料使用上,要控制化肥总量,可以推广“有机肥+化肥”搭配使用的方法,并且不能用没腐熟的农家肥和高毒化肥,防止土壤里积累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再就是在农药使用上,需要优先选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并推广农药包装回收制度,在玉米主产区设回收点,别让农药瓶乱扔污染土壤和水。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玉米种植的产能难题,实现了“产量提升、资源节约、品质改善”的多重目标。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入,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会向“智慧化、精准化”发展,但不管技术怎么升级,都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董培. 现代农业技术在小麦和玉米种植中的应用[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5,(02):92-94.
[2]王以胜. 现代农业技术在玉米科学种植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策略探讨[J].种子世界,2025,(01):90-92.
[3]油梅红,景三革. 现代农业技术在小麦和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与效果[J].种子科技,2024,42(05):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