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理念下金属结构的防火与防腐技术研究

作者

苏秦浩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引言

在全球生态议题逐渐凸显、公众环保意识持续提升的背景下,绿色建筑作为建筑领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方向,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类建筑旨在通过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实践,在资源利用环节实现优化,同时注重环境友好与污染控制,为使用者营造健康、实用且高效的空间体验。因此,对绿色建筑场景下金属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或将成为提升建筑安全耐久性、促进绿色建筑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1 绿色建筑理念对金属结构的要求

1.1 环保要求

在绿色建筑理念的指引下,金属结构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值得重点关注。生产阶段可探索更为环保的工艺技术与材料体系,以此降低能耗水平并减少污染物排放;施工过程中,可通过优化管理与技术措施,有效控制粉尘、噪音等环境干扰,同时强化资源的高效利用;而在结构废弃处置时,可优先选用具备高回收价值的金属材料,减轻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负担。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采用可回收金属材料制作结构构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契合绿色建筑的发展导向。

1.2 节能要求

在绿色建筑语境下,金属结构的节能特性值得深入探讨。从结构设计层面出发,可通过技术革新优化金属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实现建筑能耗的有效控制。以钢结构建筑为例,在墙体与屋面填充高效保温材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热传递状况,助力提升建筑能源利用率。与此同时,金属结构施工环节也存在节能潜力,引入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或有助于缩短工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 金属结构防火与防腐技术现状分析

2.1 防火技术现状

当前,金属结构防火技术体系中,防火涂料、防火板及水喷淋系统应用较为普遍。防火涂料凭借其便捷的施工方式成为主流选择,该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膨胀发泡隔热层,有效提升结构耐火性能。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防火涂料产品在耐久性与环保性能方面存在一定提升空间,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涂层老化、剥落等现象,进而对防火效果产生潜在影响。防火板通过物理包覆实现隔热保护,但其安装过程对工艺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一定挑战。水喷淋系统以自动化喷水降温为核心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其运行效果与水源供应、电力保障等外部条件密切相关,特殊工况下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2 防腐技术现状

目前,金属结构的防腐技术主要涵盖涂层防腐、阴极保护以及耐腐蚀材料应用等方向。涂层防腐是防护层,以此阻隔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进而实现防腐效果。阴极保护技术包含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其原理是基于电化学效应,将金属结构作为阴极加以防护。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这项技术的实施成本与维护难度可能会对其推广应用产生一定限制。而不锈钢、耐候钢等耐腐蚀材料的使用,虽然能够显著提升金属结构的耐腐蚀性能,但其较高的材料成本,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项目的整体造价。

3 金属结构防火技术研究

3.1 防火涂料

防火原理:防火涂料通常由基料、阻燃剂、成碳剂、发泡剂等成分构成。在常温状态下,其功能与普通涂料较为相似,主要用于装饰并保护金属结构表面。当遭遇火灾高温时,涂层中的阻燃剂会分解产生不燃气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成碳剂于高温下形成碳质泡沫层,起到阻隔热量的作用;发泡剂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促使涂层膨胀发泡,形成具有隔热效果的多孔结构,从而减缓热量向金属结构的传导速度。

分类与特点:防火涂料依据特性可大致分为厚型、薄型和超薄型三类。厚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一般在 8-50mm 之间,往往具备较高的耐火极限,通常可达 2-3 小时,但这类涂料的涂层外观可能相对欠佳,且质量较大;薄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多为 3.7mm ,耐火极限一般在0.5-2 小时,其涂层外观表现较好,质量也相对较轻;超薄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小于 3mm ,耐火极限约为0.5-1.5 小时,这类涂料具有涂层轻薄、装饰性突出等优势,不过其市场价格通常相对偏高。

3.2 防火板

防火原理:防火板多采用岩棉、玻璃棉、硅酸盐板等无机不燃材质,这类材料具备一定的隔热与耐高温性能。通过将其包覆于金属结构表面,可构建起一道隔热防护层,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热量向金属结构的传导,有助于提升金属结构的耐火性能。

应用与特点:在钢结构建筑中,防火板常被应用于钢梁、钢柱等关键构件的防火处理。其优势在于防火效果相对可靠,能够对金属结构的耐火时长起到积极作用;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该材料对安装工艺要求较高,需借助专业的固定手段进行施工,同时由于成本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建筑的整体造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增加。

4 金属结构防腐技术研究

4.1 涂层防腐

防腐原理:涂层防腐通常是在金属表面构建一层连续且致密的防护层,通过这种方式将金属与氧气、水分、酸碱等常见腐蚀介质分隔开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腐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部分涂层材料中的成分能够与金属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钝化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属的腐蚀进程。

常见涂层材料及应用:油漆、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是较为常见的涂层材料。油漆涂层凭借其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一般环境下的金属结构防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氧树脂涂层由于具备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和附着特性,常被应用于腐蚀环境相对严峻的场景;聚氨酯涂层因具有出色的耐磨和耐候表现,往往在户外金属结构的防腐处理中发挥作用。

4.2 阴极保护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该技术通过在金属结构上连接电极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锌、镁合金等)作为牺牲阳极。在电解质环境中,牺牲阳极优先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电子,使被保护金属处于阴极状态,从而减缓腐蚀进程。由于牺牲阳极存在持续损耗,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根据环境条件和设计寿命,定期检查并更换。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此方法利用直流电源系统,将被保护金属连接电源负极形成阴极,同时在电解质中设置辅助阳极。当系统通电后,电流经电解质溶液从辅助阳极流向被保护金属,通过调控电位至合适区间,有效抑制金属的腐蚀过程。该技术在大型金属设施或长输管道的防腐工程中具有显著优势,不过运行过程中需配备专业设备,并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进行系统维护和参数调控。

结束语

在绿色建筑理念的指引下,金属结构的防火与防腐技术是影响建筑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相关技术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优化空间。从长远来看,随着环保型材料研发、智能化监测与维护、一体化技术等发展方向逐步推进,绿色建筑领域中金属结构的防火与防腐技术有望迎来更多创新与突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孙留存,肖绪文,朱彤,等.中国绿色建造:发展理念、主导方向与技术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24,26(06):190-201.

[2]孙耀龙.绿色建筑理念下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探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4,46(06):201-202.

[3]王静,白文超,蔚筱偲.中国省域建筑业绿色韧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OL].环境科学,1-21[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