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政工作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
朱莉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4220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国企作为国计民生的主导性影响所在,在深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国企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突出好思政建设支撑,才能汇聚干部员工智慧力量,显著增强不同层面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国企在改革发展、转型突破上更富成效,对增强国企整体层面的影响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1 思政建设对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国企,有着自身发展优势,具有更强的基础影响力。但市场经济环境下,国企也承受着诸多的竞争压力,可谓机遇挑战并存。新质生产力发展,国企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阶段,必须要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使劲发力,才能让国企改革突破上更富成效。竞争的本质是围绕人展开的,能否培育过硬的干部员工队伍至关重要。强化思政建设,能够让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当前的基本形势,将思想认知统一到党的核心领导及深化国企改革发展上,聚沙成塔,能够让国企在改革创新、转型突破上更加有底气。且抓好思政建设,能够让干部员工的责任担当意识更强,逐步树牢大局意识,对稳定现有的干部员工队伍都有很大帮助,基本盘过硬才能让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不断晋档升级。
2 当前国企思政建设的基本现状
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极高的要求,必然会对国企思政建设提出更多期待。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探索,国企思政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相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标准、高要求而言,思政建设上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思政建设与生产实践融合不够深刻,国企在推进思政建设上,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宣贯探讨上,缺少与国企深层次的联动协调,容易导致“头重脚轻”的情况,难以发挥思政建设对国企的带动引领成效。其次,思政建设方式方法过于传统,在实践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面做的还明显不够,很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停留在初期阶段,思政建设在与时俱进上还不到位,势必会影响思政建设的创新引领成效。再次,思政建设中,缺少高水平人才,人才的复合型特点体现不够,自然会影响思政建设与国企日常管理、生产建设等的结合,难以为国企提出更具针对性、成效性的服务举措,导致思政建设难以进入到核心影响位置。
3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国企思政建设的优化策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但也要认识到挑战压力所在,为此必须要持续抓好思政建设,以思政建设统筹谋划一切,才能更好助力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走到前头、成为“领头羊”。为此,必须要坚定做好以下几点:
3.1 强化思政建设与生产实践的深层次融合
思政建设,要想助力好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要接地气了解、熟悉国企的生产经营基本情况,才能从党的政策理论层面提出更具指导性的好主意、好建议,有助于凸显思政建设在国企中的地位与影响,对强化整体层面的协调联动、配合支持都有很大帮助。思政建设开展上,要坚持将生产实践纳入到核心位置,致力于多层面获取国企生产经营的数据信息等,以调查研究等为导向,深层次扎根到生产实践一线,了解问题,倾听心声,以更多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服务于思政建设的优化调整,确保更好跟进国企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基本需要。
3.2 助力思政建设走好智能化、信息化之路
思政建设,事关国企干部员工的思想认知,关系整体层面的根基建设,既要用好传统方式方法,跟进思想建设,确保干部员工原汁原味学习理论知识,丰富开阔认知视野。也应当清晰认识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思政建设必须要加快走好智能化、信息化之路,才能让国企在扛起新质生产力发展重担上走到前头,否则势必会影响国企的主导性作用体现。思政建设上,要逐步融入更多的智能化、信息化元素,加快思政建设工作模式的转变,能够让思政建设部门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国企及干部员工当中,对高质量做好思政建设服务整体层面突破都有重要作用。
3.3 持续培育更高水平思政建设复合型人才
推进思政建设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要有复合型思政建设人才,才能确保思政建设底气更足,引领示范成效更加突出。首先,要强化对思政建设人才的复合型教育指导,始终致力于跟进党的最新政策、理论等教育培训,确保思政建设人才能够拥有大局观,以过硬的站位审视责任与担当,才能在思政建设上履职尽责到位;其次,思政建设人才要善于发挥自身主动性,用好各种载体平台,学习、掌握各种最新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尤其是要熟悉当下火爆的DeepSeek 等,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带动思政建设的深层次突破,才能为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出更大力量。
结束语: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必须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性,而国企更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领头羊。持续抓好思政建设,为国企汇聚更多人才力量,持续释放国企改革发展、转型突破的潜能,能够让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不断交上更加满意答卷,对彰显国企的主导性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志远.国企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索[J].商业文化,2022,(12):53-55.
[2]刘浩.依“网”托“云”构筑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联盟——国有企业“智慧思政”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6(05):65-70.
[3]田文凯.国企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24,(29):10-12.
[4]周文,叶蕾.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改革方向与制度安排[J].财经问题研究,2025(2):178.
[5]黄甜.新质生产力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动力机制、现实困囿与推进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1):28-33.
[6]杨丽艳,王金枝.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三重维度[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5(1):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