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关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降本增效的优化路径
王丽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5
引言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能源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在收入确认、资产计量、成本核算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这无疑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成本管理与效益提升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深入研究新会计准则下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降本增效路径,对于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新会计准则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影响
1.1 成本核算方面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范围和方法提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要求。例如,在存货计价方面,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使得企业在存货成本核算上更加贴近实际流转情况。对于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而言,其原材料库存量大且价格波动频繁,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当期成本相对较低,利润增加;反之,在价格下降时,成本则会相对较高,利润减少。这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存货管理,合理安排库存,以优化成本核算结果。
1.2 资产管理方面的影响
在固定资产计量和折旧方面,新会计准则强调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预期经济利益实现方式。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包括各类大型冶炼设备、厂房等。新准则要求企业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模式,合理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例如,对于技术更新较快的冶炼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提前将资产成本分摊到各期,既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损耗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前期税负,释放资金用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上,新准则规定更加严格,企业需要更精准地评估资产减值迹象,及时足额计提减值准备,避免资产虚增,确保资产价值的真实性。
1.3 收入确认方面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采用了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核心判断标准。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销售业务复杂,涉及不同的销售合同条款和交货方式。在新准则下,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合同条款,明确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何时转移给客户,从而准确确认收入。例如,对于一些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的大型有色金属产品订单,企业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的收款进度和控制权转移情况,合理分期确认收入,而不是简单地在发货时一次性确认。这有助于企业更真实地反映经营业绩,避免收入确认的提前或滞后。
1.4 指明内控制度优化的方向
当下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运营发展与市场角逐中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需要积极推进内部变革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新会计准则既指明了内控调适优化路径、提供范例,使工作更有序,也为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深入研究新会计准则条款,组织团队研讨,如依据收入确认要点重塑销售内控节点。从风险管理出发,结合准则对复杂业务规范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应对可能风险。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一些内控软件将准则要求与内控流程固化,实现实时监控与预警。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全面审查内控设计与执行,定期与专项审计结合,及时发现并整改缺陷,形成优化闭环,保障内控有效实施,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2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降本增效优化路径
2.1 完善企业管理组织框架
在新会计制度搭建的宏观架构与规范体系之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若想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新一轮突破,势必要紧密依托新会计制度所设定的框架准则,对现有的管理流程以及各个关键环节展开全面、深入且细致的审视与梳理,进而实施精准有效的调整与优化举措。从内部控制这一核心维度而言,企业当务之急是加速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界定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人员的权责边界,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因职责不清而陷入管理混乱。借助制度的导向力量,为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确立清晰的规范准则,使其在账务处理、报表编制、资金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均有章可循。在财务审批流程上,严格规定各级别人员的审批权限与额度,杜绝越权审批现象;在会计核算环节,依据新会计制度要求,统一核算口径与方法,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2.2 优化成本核算流程
2.2.1 精细化存货管理
结合新会计准则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的研究与预测。通过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模型,如经济订货量模型(EOQ),合理确定原材料采购量和库存水平,减少因库存积压或短缺带来的成本增加。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存货的出入库情况,确保存货计价的准确性。例如,企业可以采用条码识别技术,对每一批次的原材料进行精准跟踪,在成本核算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应的成本数据,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和精度。
2.2.2 完善成本核算方法
根据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范围的要求,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应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项目。除了传统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外,对于一些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辅助费用,如设备维护保养费用、环保处理费用等,应合理分摊计入产品成本。采用作业成本法(ABC),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多个作业环节,根据各作业环节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成本准确分配到产品中。例如,在冶炼过程中,将熔炼、精炼、浇铸等不同作业环节的成本分别核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各环节成本构成,为成本控制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2.3 强化资产管理效能
2.3.1 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
在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计量和折旧要求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技术先进性以及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情况。通过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效益分析,选择性价比高、能耗低、环保性能好的设备。例如,在选择新型冶炼设备时,不仅要关注设备的采购价格,还要综合考虑其运行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因技术升级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和产品质量改进等因素。同时,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与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相匹配,避免因折旧不合理导致成本核算失真。
2.3.2 加强资产减值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减值评估机制,定期对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资产受市场价格波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较大,及时准确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至关重要。企业应组建专业的资产减值评估团队,成员包括财务人员、技术专家和市场分析师等,综合运用市场法、收益法等评估方法,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科学评估。例如,对于因市场价格下跌导致价值减损的有色金属存货,及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因技术更新而落后的设备,合理评估其减值情况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保资产账面价值真实反映其实际价值,避免虚增资产和利润。
2.4 严格费用控制与管理
2.4.1 规范费用确认与计量
依据新会计准则,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要严格规范各项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对于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明确其列支范围和核算方法,杜绝费用的不合理列支和混淆。加强对费用报销流程的审核,确保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例如,在管理费用中,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的报销,制定详细的标准和审批流程,要求员工提供真实有效的票据和相关证明材料,防止虚报、冒领等现象发生。
2.4.2 实施费用预算管理
建立全面的费用预算管理体系,将各项费用纳入预算控制范围。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目标,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指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业务环节。通过定期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费用超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对于能源消耗费用,根据生产工艺和历史数据,制定单位产品能耗标准,通过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确保能源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同时,建立费用预算考核机制,将费用控制情况与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提高员工节约费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提升收入确认与管理水平
2.5.1 准确把握收入确认时点
深入学习和理解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销售业务特点,准确判断商品或服务控制权的转移时点。在签订销售合同时,明确约定交货方式、验收标准、付款条件等关键条款,确保收入确认的依据充分、合理。例如,对于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的产品,在产品发出且客户取得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对于需要安装调试的复杂设备销售,在安装调试完成并经客户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通过准确把握收入确认时点,避免收入确认的提前或延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2.5.2 优化销售策略与合同管理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影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应优化销售策略,提高销售合同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价格动态,合理制定产品价格和销售政策。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充分考虑合同条款对收入确认和财务指标的影响,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合理导致收入确认风险。例如,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价格调整机制,当原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相应调整产品销售价格,以降低价格风险。同时,加强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和管理,及时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销售收入的顺利实现。
2.6 搭建内控信息平台,提升信息与沟通效率
在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精细化管理需求日益凸显时代背景下,各企业单位搭构建内控信息平台能够有效衔接新会计理念与内控体系,促进二者深度融合,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现代化的管理浪潮中精准导航,助力企业实现更高效、更科学的内部控制与管理,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首先,从管理会计的独特视角出发,着力构建内控信息平台具有多重深远意义。一方面,该平台能够显著优化内部信息的流通路径,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使信息传递迅捷而高效。无论是财务数据、业务运营数据还是各类管理决策信息,都能在平台上实现快速交互与共享。另一方面,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分析算法,能够深度剖析与提炼企业的海量信息,充分释放信息的潜在价值,为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提供丰富、精准且极具深度的素材支撑,从而有力确保管理会计报告的质量,使其成为企业管理层战略决策的可靠依据。其次,以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内控信息平台为核心枢纽,构建起全方位覆盖的企业内部信息传输网络,有效促进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沟通与良性互动。在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中,信息往往分散于各个部门,极易引发内部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导致决策失误、资源浪费以及协同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各职能部门能够实时共享数据、交流工作进展与业务需求,实现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无缝对接与协同整合。最后,凭借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得以对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管理工作流程实施系统性的重塑与优化,从而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效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与适应性。同时,信息共享机制的约束与规范力量,能够为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保驾护航。通过严格的数据录入规范、权限管理机制以及数据加密技术等多重保障措施,可确保财务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与使用过程中保持完整、准确与安全,为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信息基石。
结论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通过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充分认识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精细化存货管理和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强化资产管理效能,合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和加强资产减值管理,严格费用控制与管理,规范费用确认与计量,提升收入确认与管理水平,准确把握收入确认时点,优化销售策略与合同管理,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井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22,(19):94-97.
[2]王瑞芳.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研究[J].纳税,2021,15(19):107-108.
[3]陶卓.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J].商讯,2021,(17):77-78.
[4]冉倩旖.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08):148-149.
[5]魏新宇.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