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再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

夏清杰 戚延辉 王继超

31699部队 31696部队 31696部队

摘要:再制造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制造方式,在工程机械维修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它通过先进的修复和改造工艺,使废旧工程机械零部件恢复甚至超越原有的性能。再制造技术能有效降低工程机械维修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再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有望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再制造技术;工程机械维修;应用前景

引言:在当今社会,工程机械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工程机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磨损、损坏等问题,传统的维修方式往往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不足。再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为工程机械维修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不仅能够解决工程机械维修中的难题,还能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再制造技术概述

1.1再制造技术的定义与内涵

再制造技术是一种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改造的先进技术。它并非简单的维修,而是以废旧产品为毛坯,采用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工艺流程,使其性能和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新品。再制造技术涵盖了对零部件的检测、清洗、修复、加工和装配等多个环节。例如,对于磨损的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时会精确检测磨损程度,采用合适的表面修复技术如等离子喷涂等恢复其尺寸精度和表面性能。其内涵还包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利用废旧产品中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同时也降低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1.2再制造技术的主要方法和工艺

再制造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尺寸恢复法、性能提升法等。尺寸恢复法常用于修复因磨损而尺寸变小的零部件,如通过电刷镀技术在磨损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恢复其原有的尺寸。性能提升法旨在提高零部件的性能,如对发动机的燃烧室进行优化设计,改进燃烧效率。在工艺方面,表面工程技术是再制造技术中的关键。例如热喷涂工艺,它能够将各种材料的粉末或丝材加热熔化后高速喷射到零部件表面,形成耐磨、耐腐蚀的涂层。再制造还涉及到机械加工工艺,如对废旧零部件进行精密的数控加工,以确保修复后的精度。此外,无损检测技术在再制造过程中也不可或缺,通过探伤等手段检测零部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为后续的修复提供依据。

2.工程机械维修现状与问题

2.1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在现代建设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正常运行是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维修工程机械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更新成本。例如,在大型建筑工程中,起重机、挖掘机等设备的持续运行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如果不及时维修,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工程停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合理的维修还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维修也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方式,相比于直接报废设备并购置新设备,维修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价值,降低资源的消耗。

2.2传统工程机械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机械维修方式主要是故障维修和定期维修。故障维修往往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才进行,这种方式具有滞后性,可能会导致设备进一步损坏,增加维修成本。例如,发动机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引发其他部件的损坏。定期维修虽然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但维修周期的确定缺乏科学性,可能会造成过度维修或者维修不足。过度维修会浪费资源和维修成本,而维修不足则无法有效预防设备故障。此外,传统维修方式在零部件修复方面的技术手段相对单一,对于一些复杂的零部件损坏难以进行有效的修复,往往只能选择更换新的零部件,这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和设备停机时间。

3.再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前景

3.1技术层面的应用前景

在技术层面,再制造技术为工程机械维修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再制造技术能够修复一些传统维修难以解决的零部件损坏问题。例如,对于工程机械中的大型轴类零件的磨损,再制造技术可以采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修复,这种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熔覆层的厚度和质量,使修复后的轴类零件在强度和耐磨性方面都能达到较高的要求。再制造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零部件的升级改造,通过引入新的材料和设计理念,提高零部件的性能。例如,在液压系统的再制造中,可以采用新型的密封材料和优化的结构设计,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而且,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制造过程中的检测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为修复和改造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再制造技术还能对工程机械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维修与升级。如利用智能诊断技术精准定位故障点,通过更换性能更优的电子元件、优化电路布局,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

3.2经济层面的应用前景

从经济角度来看,再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再制造技术能够降低维修成本。相比于购买新的零部件,再制造零部件的成本通常要低很多。例如,一台挖掘机的发动机进行再制造的成本可能只有购买新发动机的60%左右。其次,再制造技术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残值。经过再制造后的设备,其性能和质量得到提升,在二手设备市场上的价值也会相应提高。这对于设备所有者来说,无论是在设备更新换代时进行二手设备出售,还是继续使用再制造后的设备,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此外,再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如再制造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包括废旧零部件回收、再制造设备制造等行业。

3.3环境与社会层面的应用前景

在环境与社会层面,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再制造技术能够大量减少废旧工程机械零部件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废旧零部件处理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拆解后填埋或者丢弃,这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而再制造技术可以将这些废旧零部件重新利用起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再制造过程中采用的一些绿色工艺,如水性涂料的使用等,也进一步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从社会层面来看,再制造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它能够提高社会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而且,再制造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语:综上所述,再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社会等多个层面来看,它都能为工程机械维修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再制造技术有望在工程机械维修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电气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李光辉;冯美英.汽车维护与修理,2024(18)

[2]职业安全视角下工程机械整机实训场地的建设和管理.沈旭;高洁菲.内燃机与配件,2020(01)

[3]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校本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徐有军.科技资讯,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