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与小儿OSA患者认知行为发展的关联分析

作者

段晓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八医院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 833000

引言: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由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导致上气道阻塞的常见疾病,全球患病率约 1%-5%9 。长期睡眠片段化和低氧血症可能损害儿童神经认知发育,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及情绪行为异常。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之一,由于该手术的时间较短,在口腔内操作,对咽喉部的刺激比较大。因此,患儿的应激反应较强,术后疼痛比较剧烈,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等,也导致患儿术后更容易发生躁动。本研究通过纵向对照设计,结合客观睡眠监测与标准化心理量表,系统评估 T&A 对儿童认知行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填补现有证据空白,并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 月-2025 年 6 月本院 3-12 岁 OSA 患儿 120 例,随机分手术组、对照组各 60 例。纳入标准:符合《儿童 OSA 诊断指南(2020)》,PSG 示 AHI≥5 次/小时;扁桃体Ⅱ度及以上肥大或腺样体阻塞后鼻孔≥ 70% ;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脑疾病、智力/精神障碍;近 3 个月用影响睡眠/神经的药物;既往相关手术史;肝肾功能严重不全。

1.2 方法

手术组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腺样体(全麻,能量 7-8 档,避免损伤咽鼓管及软腭,术后抗感染止血);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 2 次、糠酸莫米松喷鼻每日 1 次、孟鲁司特钠按年龄口服,疗程 12 个月)。

SC-IV 评认知功能(含 4 项指数及总分,同前时间点);③ Conners 问卷评行为(0-3 分,评分高则问题重,同前时间点由父母填写)。

2.结果

2.1 基线对比

术前两组 PSG 指标、WISC-IV 总分、Conners 评分无差异 )。手术组术前 AHI(18.6±7.2)次/小时、LSaO₂(82.3±5.1) % 、WISC-IV(89.5±10.2)分、Conners 注意力缺陷(1.8±0.5)分;对照组分别为(18.3±7.5)次/小时、(82.5±5.0) % 、( 89.2±10.5 )分、(1.7±0.5)分。

2.2 睡眠参数改善

评估工具:① PSG 监测 AHI、 LSaO2 、 MSaO2 、AI(术前、术后 6/12 个月,每次≥7 小时);② W

术后 6 个月,手术组 AHI(6.2±3.1)次/小时、 LSaO2 (92.1±3.2)%,优于对照组的(15.8±6.8)次/小时、 (85.2±4.8)%(P<0.01 );术后 12 个月,手术组 AHI(3.5±2.0)次/小时、 LSaO2 aO2( 95.3±2.1)% ,仍优于对照组的(14.5±6.2)次/小时、(86.1±4.5) % ( P<0.01 )。

2.3 认知行为变化

术后 6 个月,手术组 WISC-IV(96.8±9.5)分(较术前 +7.3 分)、Conners 注意力缺陷(1.2±0.4)分(-0.6 分),优于对照组的(90.1±10.1)分( +0.9 分)、(1.6±0.5)分(-0.1 分) (∇P<0.01 );术后 12个月,手术组 WISC-IV(100.7±9.8)分( +11.2 分,较对照组高 9.4 分)、Conners 注意力缺陷(1.1±0.3)分(-0.7 分),多动行为降 37% ,均优于对照组( )。手术组术后 6/12 个月认知行为较术前改善( ),对照组无差异( P>0.05) 。

3.讨论

3.1 手术改善 OSA 与认知功能的机制分析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通过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组织,解除上气道阻塞,有效改善 OSA 患儿的睡眠结构,其对认知功能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首先,睡眠结构正常化对海马体神经发生具有关键影响。OSA 患儿长期存在睡眠片段化和低氧血症,导致海马体神经元缺氧、能量代谢障碍,进而抑制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减少神经元生成,影响学习记忆功能。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AHI 显著降低,睡眠连续性恢复,夜间低氧血症得到纠正,海马体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神经干细胞增殖活性增强,神经元生成数量增加,突触连接密度提高,从而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

3.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

本研究虽系统评估了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 OSA 患儿认知行为的影响,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未控制社会经济因素的潜在混杂效应。社会经济因素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教育资源获取及睡眠环境质量,进而对认知行为发展产生影响。本研究中未对这些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其次,样本量相对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本研究纳入 120 例患儿,虽能满足基本的统计学要求,但样本量较小可能导致结果的外推性受限;随访时间仅为 12 个月,无法评估手术对认知行为的长期影响。基于上述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向展开:第一,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并纳入社会经济因素作为混杂变量,通过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回归分析,控制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外推性。第二,延长随访时间,开展至少 5 年的长期随访研究,评估手术对患儿青春期及成年期认知行为功能的长期影响,明确手术效果的持久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长期的循证依据。第三,优化评估体系,结合主观量表和客观神经生理指标,从行为和神经生理两个层面全面评估认知行为功能,深入探讨手术影响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

参考文献:

[1]叶玉萍,李俊玲,刘国栋,等.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外科脉搏氧指数和伤害性刺激指数对瑞芬太尼耗量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5,41(13):2018-2024.

[2]文伟名,黄信琨,曾小琴,等.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5,16(09):143-146.

[3]苏小玲.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鼾症的改善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5,12(04):76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