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于湘吉
吉林市儿童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
【摘要】目的:探究音乐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给予观察组音乐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评估表(ATEC)、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评定量表(CARS)以及儿童心智发展水平量表(DQ)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TEC、ABC、CARS、DQ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ATEC、ABC、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DQ各功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时采用音乐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及行为方式,促进神经心理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音乐疗法;针刺;疗效;行为方式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简称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语言发育、兴趣范围及行为模式上的显著异常[1]。孤独症的典型症状是沟通交流困难、互动性差、孤僻不合群等,不仅对患者个人造成深远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患儿难以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导致严重的社交障碍和沟通困难。目前,孤独症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行为干预、康复训练以及药物辅助等方法,其中,针刺疗法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对于改善孤独症患者的核心症状具有积极作用[2],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孤独症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3]。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音乐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各30例,患儿年龄3岁至10岁之间,平均(6.21±1.11)岁,病程9个月至51个月,平均(30.17±6.21)个月;观察组组患儿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岁至10岁之间,平均(6.75±1.30)岁,病程12个月至49个月,平均(30.75±6.25)个月。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有充分了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认可。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针刺治疗,取穴:选取四神针、脑三针、颞三针、智三针、手智针、足智针、舌三针、四关穴等穴位,辩证加减,心肝火旺型加少府、行间;痰迷心窍型加丰隆、大陵,肾精亏虚型加太溪。每次针刺治疗持续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音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的具体方法同对照组,同时采取音乐疗法,具体方法为:(1)评估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开始前,通过与患儿及其家长的交流,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音乐偏好、情绪反应以及社交能力水平,为制定个性化的音乐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根据评估结果,设计适合患儿的音乐治疗方案,包括音乐类型、乐器选择、活动形式及预期目标等。(2)治疗前准备。营造温馨的氛围,确保治疗室安静,墙面悬挂与音乐相关的图片或画作,增强患儿对音乐的感知和兴趣。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安全的玩具,特别是与音乐相关的音乐盒、打击乐器等玩具,以激发其参与兴趣。(3)实施音乐干预。①让患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聆听古典、儿歌、自然声音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其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患儿的反应,选择最能引起其注意和兴趣的音乐类型。随着患儿对音乐逐渐熟悉,可以引入简单的节奏练习。使用小鼓、木鱼等打击乐器或进行拍手、跺脚等来模仿音乐的节奏,通过示范并鼓励患儿模仿,同时观察其反应和参与度。②选择适合患儿年龄和能力的歌曲,引导其参与演唱,通过歌词的简单重复和解释,帮助患儿理解歌曲的意义,同时促进其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③在患儿对音乐有一定感知和兴趣后,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使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模式,让患儿自由组合和创作,促进其自我表达和情绪管理的能力。④在患儿能够较好地参与个体音乐活动后,可以逐渐引入集体音乐活动,通过与其他患儿的合作演奏或合唱,促进患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其社交能力。音乐疗法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使用中文版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测量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严重程度,量表包含表达/语言沟通、社交能力、感知/认知能力、健康/生理/行为四个部分,各部分分数越低表示ASD症状越轻。
(2)使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测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ABC量表包含57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总分为158分,分数越高表示孤独症认知功能越差。使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治疗前后孤独程度,CARS量表包含情感反应、躯体运用能力、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视觉反应、听觉反应等多个评估维度,总分低于30分表示无孤独症,30-60分表示有孤独症,其中30-37分为轻到中度孤独症,37-60分为重度孤独症。
(3)使用发育商(DQ)衡量儿童心智发展水平,包括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交五个功能区,分数越高表明发育情况更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完成统计学分析工作。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ATEC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TEC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孤独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ABC量表、CARS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BC量表、CAR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智发展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DQ各功能区得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DQ各功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孤独症诊断标准的更新、公众意识的提高、环境等因素,孤独症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以往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物理疗法、感觉统合等)虽能对患儿的康复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康复治疗认识度的提高以及希望患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课堂上治疗疾病[4]。所以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且成为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手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5]。
此次研究观察组患儿采取了音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手段,音乐疗法作为治疗孤独症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流能力、互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治疗形式。同时结合中医普通针刺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从而更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实现最大程度的康复[6-7]。
此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TEC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对症状的改善效果更显著。音乐疗法通过个性化、互动式的音乐活动,不仅增强了患儿的感知和注意力,还促进了其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能够直接改善了患儿在ATEC量表中所评估的行为、沟通和社交技能,使其得分提高[8-10]。针刺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机能,而音乐疗法则通过情感和心理层面的干预促进患儿的整体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了治疗效果。此外,治疗后观察组ABC量表、CAR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孤独水平的改善状况更优。这主要得益于:一方面音乐疗法中的音乐聆听、节奏练习、歌曲演唱等活动有助于缓解患儿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其情绪调节能力,通过集体音乐活动促进的社交互动,也减少了孤独症特有的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11],从而在ABC和CARS量表上表现为得分降低。另一方面音乐疗法中的歌词解释、音乐创作等活动促进了患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减轻孤独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2-13]。此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后DQ各功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能促进患儿心智发展。音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不仅针对孤独症的特定症状进行干预,还通过促进患儿的整体发展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多样化活动涵盖了认知、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患儿在这些功能区实现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时采用音乐疗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及行为方式,促进神经心理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黄平香, 赵志龙, 毛平安, 王法明. 头穴针刺联合密集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疗效观察及对血清5-HT、BDNF的影响[J]. 新中医, 2024, 56 (16): 101-105.
[2] 李志亚, 张琦豪, 沈文斌. 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心肝火旺型孤独症患儿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4, 36 (13): 101-104.
[3] 冯君, 李梅, 陈丽琴, 吴霞, 卢英红.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音乐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作用研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 8 (15): 4-8.
[4] 叶福玲. 针刺督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分析[J]. 智慧健康, 2024, 10 (03): 127-130+135.
[5] 万海峡. 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对ASD共患情绪行为问题的疗效[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 33 (03): 10-12+19.
[6] 缑梦帆, 和俊杰. 针刺联合计算机言语疾病矫治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4, 41 (01): 26-31.
[7] 胡怡佳, 黄任秀, 罗雪梅, 覃中华, 韦新艳, 刘家佳.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孤独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23, 42 (12): 1277-1281.
[8] 苏小龙. 孤独症患儿临床治疗中应用音乐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分析[J]. 人人健康, 2022, (03): 81-83.
[9] 伍咏琪. 状态导向音乐配合三针通元推拿治疗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3.
[10] 侯贻芹. 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干预研究[D]. 济南大学, 2023.
[11] 李丹, 刘贝贝, 周晶芝. “音乐治疗+”模式干预孤独症儿童实证研究的述评[J]. 现代特殊教育, 2023, (04): 70-75.
[12] 李晓琳, 刘芬玉, 钟月春. 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者情绪及注意力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 2022, 31 (10): 1103-1105.
[13] 李诺, 李志林, 赵勇, 刘振寰, 王婷婷, 赵燕平, 杨阳, 梁碧琪. 颂钵音乐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 12 (21):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