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华东霏
沈阳欣荣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211422199806290010
引言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成果,正逐渐重塑建筑行业的运作模式。它以三维数字化模型为载体,整合了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信息,涵盖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进度信息和成本信息等,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深入探究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突破传统造价控制的困境,提升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还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朝着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对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BIM 技术的优势
① 参数化。数字是BIM 模型的核心要素,模型包含项目的全方位数据,BIM 技术将项目的三维立体模型直观清晰的体现出来,可了解一些组成构件的厂家、生产日期和材料特征等属性。工程造价的准备工作在参数化构件的加持下,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进步。 ② 可模拟性。通过BIM 模型,能更加直观的看到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三维立体模型相比于二维立体模型,更加完美的体现出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利用BIM 技术,在施工前期将真实模拟的施工现场呈现出来。BIM 模型搭建过程中,参考施工成本、施工过程搭建和施工进度安排等数据,为后期施工和交付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③ 数据驱动。数据是BIM 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IM 技术不仅具备相对静态化的特征,还包括各种相关属性和数据。数据来源于不同材料的规格,基础成本信息、施工进度安排和设备定期维护等。通过收集一定数据,做定期的管理和分析,有利于关键决策的制定和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2.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2.1 创建标准化BIM 模型组建流程
在工程量造价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深度挖掘BIM 技术的潜力,通过构建一套协调统一且系统化的模型创建流程,为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流程的创建,不仅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BIM 软件的操作技巧,更需对模型创建规则进行精细规范,明确各类参数的设置方法,确保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为造价管理的自动化与数据信息的标准化比对创造有利条件。具体而言,标准化BIM 创建流程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 明确模型主体结构技术人员需根据项目特点和设计要求,明确 BIM 模型中应包含的主体结构,如建筑物的墙体、楼板、梁柱等,确保模型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实际构造。 ② 规范构件命名与编码模型中各个构件的命名规则需统一规范,并引入标准化编码系统,以便对各类信息进行快速辨识与检索。编码系统应涵盖构件的关键属性信息,如材料类型、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等,实现信息的精准化管控。 ③ 统一参数设置与数据结构在模型创建过程中,各类参数的设置需遵循统一标准,确保数据结构的一致性。这有助于提升造价估算数据的精度,同时便于不同参与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 ④ 引入标准化模型创建标准技术人员需依据行业标准与项目特点,打造一套合法合规的模型创建规范。同时,可引入国际化信息模型标准作为造价管控的基础,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模型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⑤ 强化模型审核与质量控制在模型创建完成后,需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质量控制,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构件命名、编码、参数设置等方面,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2.2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初期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之间差别比较大,对建筑施工项目在设计环节的评估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将BIM 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的初期设计阶段,能帮助解决该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满足基本要求。
同时设计阶段可以采用BIM 技术做相关的数据信息处理工作,增加设计阶段项目实施的准确性。BIM 技术的信息共享功能为各部门创造彼此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缩短设计阶段所花费的时间,为项目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建设公司各个管理层要对项目成本做可持续性、动态化控制,每个阶段都应渗透成本管理理念。造价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先进的IT管理技术,收集各方面工程造价相关数据信息,强化各阶段的成本管理效果。BIM 技术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在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下,按照数据的功能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文件夹,方便管理者准确地找到和访问此类数据,从而达到数据的共享,以推动工程各方面的合作,提升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BIM 技术能够及时更新施工数量、材料价格、材料供应商等相关数据,使工程验收成果更具实用性与准确性,极大地提升工程验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设计阶段,BIM 为造价管理与建设全流程提供支撑,保证初步设计的正确性,并依据财务报告等对项目进行深度的分析与判断。BIM 技术在数据驱动、协作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能够有效地降低设计错误、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从而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精确性。此外,BIM 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对工作过程进行优化,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3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将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形成4D(3D 模型+时间)施工进度模型。通过在 BIM 模型中添加时间维度,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施工顺序。在模拟过程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冲突,如某些工序的施工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导致工期延误。BIM 模型可以精确计算出各个施工阶段所需的材料种类、数量和规格。施工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订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材料的积压和浪费。同时,利用 BIM 技术的实时跟踪功能,可以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将实际使用的材料数据与BIM 模型中的计划数据进行对比,一旦发现材料用量超出预算,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2.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环节,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BIM 模型可以快速提取竣工工程量,与合同工程量和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对比,确保结算工程量的准确性。同时,BIM模型中记录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如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材料价格等,这些信息可以为竣工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结算争议。利用BIM 技术还可以对结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结语
从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到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BIM 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BIM 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养更多既懂造价管理又掌握BIM 技术的专业人才,完善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推动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福云.基于 BIM 技术的全过程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24,33(04):125-128+105.
[2]陈浪威.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策略探究[J].建筑与预算,2024(08):34-36.
[3]曾丹.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07):184-186.